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专栏   |   |   家长 老师 孩子   |   |   教育研究   |   |   教育信息   |   |   考试专栏   |   |   学生心语   |  
|  考试专栏>>高考专题>>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5月高考模拟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5月高考模拟试题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2-11-13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5月高考模拟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5月高考模拟试题语 文命题人:汪道惠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亵(xiè)渎 奇葩(bā) 阿(ē)谀奉承 B.靓(jìng)妆 镌(juān)刻 引吭(háng)高歌 C.纤(xiān)维 关卡(qiǎ) 恪(gè)守不渝 D.剽(piāo)窃 隽(jùn)永 沆瀣(xiè)一气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决择 良晨美景 必竟 再接再厉 B.赋与 针贬时弊 翔实 金榜提名 C.炫耀 金壁辉煌 两迄 若既若离 D.骄矜 精兵减政 消赃 牟取暴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只有真正做到对知识智力资源的有效 和运用,才可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②如果经营者对稽查人员给予的处罚不服,可以在限定的日期内向有关部门提出 。 ③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体系 、法制体系不健全、政府保护、体制惰性等弱点对中国入世后融入国际经济构成不小的阻力。 ④这件事情盘根错节,个中 绝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A.配置 申辩 脆弱 委屈 B.安置 申辩 软弱 委曲 C.配置 申诉 脆弱 委曲 D.安置 申诉 软弱 委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她身着一袭绿色长裙,溶入音乐起舞,用形体语言,行云流水般勾勒出江南春光无限好的意境。 B.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C.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D.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正是由于这个观点的改变,不仅使“国力牌名袜”在上海市场一鸣惊人,而且影响了上海人对袜品的消费观念,推动了上海袜品行业的革命。 B.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见诸史册,汉唐以来一直是河北名山。 C.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D.俄罗斯著名人口专家鲍里斯·谢尔盖耶维奇·霍列夫断言,如果人口出生率世界最低的问题不重视,俄罗斯民族在21世纪末从地球上消失。 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有一次,听到了山林里的猿啼。那声音,忽远忽近,或呼或和,飞动如闪电,高亢如天风, ,比人类伟大天才谱出的乐章更为神妙动听。(2)北平郊外, ,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予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语言来形容。 ①激越如奔泉,飘逸如闲云 ②飘逸如闲云,激越如奔泉 ③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以及无数枯树林,一片大雪地 ④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开成元年,出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其年冬,代李从易为广州剌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辏。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归。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 自贞元以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虽遇赦不能自还。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木彗 椟(注①);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 。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三年将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先是,土人与蛮獠杂居,婚娶相通。吏或挠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徼外肃清,而不相犯。(会昌)四年,诛刘稹,以钧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是冬,诏钧出潞军五千戍代北,钧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潞卒素骄,因与家人诀别,乘醉倒戈攻城门。监军以州兵拒之,至晚抚劳方定。诏钧入朝,拜户部侍郎、判度支,迂户部尚书。钧践历中外,事功益茂。后辈子弟,多至台司。至是急征,谓当辅弼,虽居端揆(注②),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视事,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一归。十一年九月,以钧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子太师,卒。 [注] ①木彗 椟 :小棺材。 ② 端揆:尚书省长官。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请监军领市舶使 领:兼任。 B.因而物故 故:死亡。 C.潞卒素骄 骄:骄傲。 D.谓当辅弼 谓:以为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 B.己一不干预 C.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 D.钧践历中外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 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皇上有所询问,则令总理衙门传旨 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木彗 椟 令不严而人化 因与家人诀别,乘醉倒戈攻城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一归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卢钧“仁恕廉洁”的一组是 ( ) ①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 ②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木彗 椟 ③钧至立法……蛮人不得立田宅。 ④钧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 ⑤监军以州兵拒之,至晚抚劳方定。⑥常移病不视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卢钧虽然身为岭南手握重权的一方官吏,但不以权谋私,这与许多前任利用职务之便,想方设法中饱私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卢钧治岭南,既重德治——身教重于言教,又重法治——订立法度,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分而治之,化解了那里的民族矛盾。 C.卢钧在襄州处理军士哗变时异常冷静:一方面用部队控制事态发展,避免造成重大损失;一方面对骚乱士卒安抚慰问。终于平息了哗变。 D.卢钧在创建了许多功绩以后,自认为应该担任宰相,但未能如愿,就常常称病不管事,与亲朋旧友出外游玩,有时几天才回一趟。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5题。关 汉 卿 不 朽 夏衍关汉卿不是哲人和圣贤,在当时,“医”和“儒”的地位是很低的。看来,他只不过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小知识分子。元明时代的文献里,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记述,大部分都值得怀疑。 “金元间解元”小说,显然是不可信的,王国维证明了他不可能在元朝“得解”,郑振铎同志指出了“解元”两字只不过是“对读书人的通称”;“官太医院尹”,金元两代的《百官志》中, “太医院”下都没有“尹”这个职位,即使有,也可以肯定只不过是一个“小吏”而已;“大金优谏关卿在”的话,不过是想象之谈;至于有人引用他所作的《不伏老》——(南吕一枝花)套中的描写,来证明他是一个十足的风流浪子。我看这也是很片面的推断, 姑不论词中的描写不一定是自然主义的自述 ,即使是吧,在那个黑暗时代,这样“自述”一番,何尝不可以解释为故作佯狂,以冲淡他的政治色彩。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初名臣中有作小令套数者;唯杂剧之作者,大抵布衣;否则为省掾令史之属。”关汉卿没有在元朝做过大官,他混迹在市井与作场勾栏之间,偶倡优而不辞,与受作践的下层人民有着深切的联系。由于他身受和目击到人民群众的痛苦,他不能“袖手旁观那些被雨淋泥溅的人”而“缄口不言”,于是他就干犯“被裂为齑粉”的危险,用戏曲作为武器,和猛兽集团进行了勇敢的斗争,王国维用“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这两句话两形容关汉卿,我觉得是恰当的。他所说的“一空依傍”,也许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政治上、社会上无所倚傍;二是在创作上他突破了古典文学的规范,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给中国文学吹进了清新的空气。“自铸伟词” 这句话,出自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骚》,可见王国维是以关汉卿和屈原并举的。《辨骚》中所说的“朗丽以哀志”,“绮靡以伤情”,“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彩绝艳,难与并能”,我觉得关汉卿也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12.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关汉卿为“金元间解元”或“官太医院尹”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 A.王国维证明了关汉卿不可能在元朝时“得解”。 B.郑振铎指出“解元”只不过是当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C.金元两代的《百官志》中“太医院”项下设有“尹”这个职位。 D.“大金优谏关卿在”的话,不过是说话人的想象之谈。 13.从全文看,作者赞扬“关汉卿不朽”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处于社会低层,身受并目击群众的痛苦,其作品表现了对人民深切的同情 B.在政治上、社会上不向达官贵人巴结投靠,在创作上他突破了古典文学的规范 C.“自铸伟词”,指关汉卿创作戏曲——自己铸造武器,冒死同元朝统治者作斗争 D.他在创作中,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给中国文学吹进了清新的空气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开头的“哲人”就是指“医”,“圣贤”就是指“儒”,用以说明关汉卿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小知识分子。 B.文中用来表明作者观点的词语有:“不可能”、“想象之谈”、“很片面”等等 C.作者对元明两代文献里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说法,所持的基本态度是:怀疑 D.语段有立有驳,“他只不过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小知识分子”是立,对人们的四种说法是驳;论据充分有力。 1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说:“在当时,‘医’和‘儒’的地位是很低的。”这说明,对比其他重要朝代而言,元朝不重视科学和文化。 B.“姑不论词曲中的描写不一定是自然主义的自述”中的“自然主义”是一种创作的方法或倾向,即纯客观地描写事物。 C.语段中三次引用王国维的话来论述,由此可见,王国维是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的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D.《宋元戏曲考》中说,名臣写散曲,杂剧作者多布衣,这说明,相对而言,散曲适合写个人情感,杂剧能更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第II卷(共105分)四、(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蛾 香港中文大学 小思 “不安其昧而乐其明,是犹夕蛾去暗,赴灯而死也。” 从此,说起它,有人想到为了争取光明,不怕牺牲的勇士;有人想到不明利害,自取灭亡的傻瓜;但“扑火灯蛾”,似乎不大像句赞赏的话。是的,那是在说蛾。我不懂得蛾的许多道理,且听昆虫学家说:蛾,飞翔的时候,不靠眼睛寻方向,只靠身体跟射来的光线,交成一定角度,来决定自己的路线是不是正确。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只有日月的自然光源,那些光从千百万里外射来,都是平行线,昆虫大可好好利用这些光线,准不会出岔子。等到有一天,聪明的人类开始懂得用火,开始在夜里点上了灯,蛾的悲剧就启幕了。灯火并不从千百万里外射来,光线不再平行,四面八方,实在十分复杂,可是,蛾并不知道,依然守着祖传下来的原则,飞着飞着,甲乙丙丁不同角度射来的光线,叫蛾迷乱了,东西南北许多方面,要选选,不容易。乱纷纷间,投向最近的一点光亮…… 没有点油灯的经验,但推想一只只灯蛾,投向火,纤薄双翅触火成灾,连轻喟都没有,小小身躯就烧得蜷曲,该是多么令人惊悸的场面。现在,人类亮的是电灯,不再有烈火焚身的可怖,但那近乎不问情由的冲刺,撞得玻璃灯泡的有声,许多就这样撞得昏死过去了,叫人看见,很不好受。蛾,没有错,它只不过依循生存法则做蛾该做的事,那么,毛病出在什么地方?错在外来光线,似乎又说不过去,它们并不特为陷害而来。就这样说吧:光,有些可以帮助灯蛾找寻路向;有些却使蛾迷途。蛾,必须学习选择,分清楚该朝向哪种光。蛾的悲剧已经延续了好多世代,但我们不信消极的宿命论。进化,蛾必须进化。 16.在文章开头引用古语,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答: 17.第三段,(1)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2)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1) (2) 18.请分别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对第二段加以品味,联系全文来看,推想一下,作者说“但‘扑火灯蛾’,似乎不大像句赞赏的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答: (2)文章结尾部分采用的是什么笔法?(1分)答: (3)概述一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3分)答: 19.下面对这篇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等到有一天,聪明的人类开始懂得用火,开始在夜里点上了灯,蛾的悲剧就启幕了”,这就是说,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导致“飞蛾扑火”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 B.“蛾,没有错”,“错在外来光线,似乎又说不过去”,这是对矛盾双方睿智的分析。前者是说蛾依循生存法则生活,这是它的权利;后者说时代发展、环境变化不是针对某个物种的。 C.“但那近乎不问情由的冲刺,撞得玻璃灯泡有声,许多就这样撞得昏死过去了”,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飞蛾扑火”的悲剧现代仍然不断产生而感到惋惜和无奈。 D.本文篇幅虽短小,含意却深厚。在看似平淡、实为洗练的语言里蕴藏缜密的情思,耐人寻味。 E.全文语句长短结合。多用短句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显得节奏明快,语意斩截,别有一番风味。 五、(27分) 20.默写古诗名篇(两首诗中任选一首)。(4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21题。 山房春事 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山房”:士大夫的别墅;“春事”:春天的景色。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转千匝绕郡城。 [注]崖州:今海南岛海口市。李德裕,唐武宗时的宰相,唐宣宗时被贬到崖州。 21.(1)分别根据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山房春事》: 《登崖州城作》: (2)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相同点?(3分)答: 22.将前面(二)文言文选段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自贞元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虽遇赦不能自还。 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木彗 椟;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 23.把下面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4分)我是通过由到过杭州的一位前辈带到乡间来的上面印着一幅与现今常见的游览图不同的题目叫做“人间天堂”浏览图的一把劣质折扇初识西湖的。改为: 24.依照给出的文字,仿写几个句子,句式要大体相同,句中字数可略加增减。(4分)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是人生一□□□□□,的□□。这□□,是□□□□□□□□□,是□□□□□ □□□□,是□□□□□□□□□,是□□□□□□□□□。 25.下面是2001年11月8日的一条信息,请将它拟成一句话新闻。(4分)本报北京讯 昨天,记者从外经贸部获悉,根据中国入世的有关法律文件,进口汽车关税从2002年开始到2006年7月1日降到25%。引入注意的是,关税的减让并不是逐年顺延递减,而是从明年起,每年有一个减税水平,其中明年关税降低的幅度最大:排量不满三升的轿车由目前的税率70%降到43.8%,降幅为26.2%;排量三升以上的轿车由目前的80%降到50.7%,降幅为29.5%。 □□□□□□□□□□□□□□□(不超过15个字)六、(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求作文。(60分)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年轻时候曾经有过许多梦…… 有人说,年轻是个多梦的季节…… 梦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五彩缤纷,有的扑朔迷离,有的神奇变幻,有的惊心动魄…… 有句歌词说: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我的梦”为话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 [注意]① 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语 文 答 题 卷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二、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第II卷(共105分) 16.在文章开头引用古语,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答: 17.第三段,(1)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2)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1) (2) 18.(1)对第二段加以品味,联系全文来看,推想一下,作者说“但‘扑火灯蛾’,似乎不大像句赞赏的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答: (2)文章结尾部分采用的是什么笔法?(1分)答: (3)概述一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3分)答: 19.(4分) □□ 20.默写(4分) 21.(1)分别概括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山房春事》: 《登崖州城作》: (2)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相同点?(3分)答: 22.(5分)自贞元以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虽遇赦不能自还。 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木彗 椟;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 23.(4分)改为: 24.(4分) □□,是人生一□□□□□,的□□。这□□,是□□□□□□□□□,是□□□□□ □□□□,是□□□□□□□□□,是□□□□□□□□□。 25.(4分) □ □□□□□□□□□□□□□□(不超过15个字)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5月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1.B(A项中“葩”读pā,C项中“恪”读kè,D项中“隽”读juàn) 2.D(A项中“决”—“抉”,“晨”—“辰”,“必”—“毕”;B项中“与”—“予”,“贬”—“砭”,“提”—“题”;C项中“壁”—“碧”,“迄”—“讫”,“既”—“即”;D项中“减”—“简”,“消”—“销”) 3.C(“配置”:配备布置,“安置”:使人和事物有着落。“申辩”:对受人指责的事申述理由,加以解释;“申诉”: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的效力的判决不服时,向有关部门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脆弱”:禁不起挫折,“软弱”:不坚持。“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4.A(B项“倾巢出动”,含贬义。C项“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D项“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或反常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5.C(A项主语残缺,“圆力牌名袜”应放在“不仅”前,并去掉“使”。B项表意不明,“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位置不能确定。D项缺虚词,“如果”后应添加介词“对”) 6.D(“飞动如闪电”,以视觉形象沟通听觉形象;“高亢如天风”,从听觉角度写声调高。“飘逸如闲云”、“激越如奔泉”分别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跟前两句交叉衔接。“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承前面短句“北平郊外”,形成“短短——长长”的节奏,亦与下文的节奏相应) 7.C(骄横放纵) 8.B(A项文中义:设法,现代义:做法。B项:过问[别人的事]。C项文中义:士大夫,现代义:衣服和帽子。D项文中义:中央和地方,现代义:中国和外国) 9.B(动词,做;介词,给、替。A项连词,就。C项连词,表转折。D项介词,和、跟) 10.D(③ ⑥不能表现卢钧的“仁恕廉洁”) 11.B(原先的矛盾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有时受到地方官吏的干扰所引起的,这主要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不是民族之间的矛盾) 12.D(这只是作者的推测,不能看做是证据) 13.C(“自铸伟词”,应解为“自己将人民群众的语言进行艺术加工,运用于戏曲创作之中”) 14.A 15.B(“自然主义”原指着重描写现实生活中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不能反映社会本质的倾向或方法,文中指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但作者描写事物总带有主观色彩,不可能纯客观地描写) 16.点明蛾最本质的特点是不安于黑暗,喜欢光明。 17.(1)从科学的角度,说明蛾的趋光性是很久以来生存的需要。(2)为后文作铺垫:客观环境变了,而蛾却不知道改变,导致悲剧不断发生。 18.(1)作者既不同意把灯蛾赞为勇士,也不同意把它视为傻瓜。(2)卒章显志(有的同学可能答“画龙点睛”,但“画龙点睛”的作用侧重于使文章生动传神,用在此处似不妥)(3)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意在借鉴“飞蛾扑火”的悲剧,告诫人们要认清方向,与时俱进。 19.AC(A项:事物的变化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人类点灯是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是飞蛾扑火的根本原因。C项:应明白本文的构思在于落笔写蛾,立意在人。该处应理解为作者由物及人,为那些按旧规则办事、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屡屡碰壁的人而伤感)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1.(1)《山房春事》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萧条衰败及昔盛今衰的慨叹。《登崖州城作》表达了作者对帝京的怀念及有家归不得的痛苦与绝望的心情。(2)相同点:《山房春事》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不调和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登崖州城作》即景生情——作者通过登楼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虽然两者抒情手法略有差别,但抒情方式都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含蓄的。 22.自贞元年间以来,获罪而流放岭南的大臣,因贬去世,他们的子孙贫穷困苦,虽然遇到大赦也无力回京。凡留在岭南境内的,卢钧就节省了自己的俸禄为他们营办棺材;其家有生病或死亡的,卢钧就为他们买药或办丧事;其家有孤儿幼女(长大了),卢钧就为他们办婚事、备嫁妆,(这种情况)共有几百家。 23.我是通过一把劣质折扇初识西湖的。 这把折扇是由一位到过杭州的前辈带到乡间来的,上面印着一幅题目叫“人间天堂”的游览图。这幅游览图与现今常见的游览图不同。 24.(略) 25.明年进口汽车关税约降三成 26.(略) □

原作者: 小鱼儿
来 源: 网上收集
共有11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 上篇文章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6月高考模拟试题
  • 下篇文章200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
  •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5月高考模拟试题
    站 务 电 话:(0470)2228256
    站务信箱:webmaster_f5@sohu.com

    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 版权所有 网络事业部 开发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