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专栏
|
|
家长 老师 孩子
|
|
教育研究
|
|
教育信息
|
|
考试专栏
|
|
学生心语
|
|
| 考试专栏>>中考专题>>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6月高考模拟试题
|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6月高考模拟试题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2-11-13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6月高考模拟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6月高考模拟试题语 文命题人:吴章盛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透辟(pì) 勾当(gòu) 审时度(dù)势 不落窠(kē)臼 B.炮(páo)烙 切削(xiāo) 心广体胖(pán) 锲(qiè)而不舍 C.折(shé)耗 乘(chéng)便 显露(lòu)头角 自怨自艾(yì) D.媲(bǐ)美 龃龉(jǔyǔ) 呕心沥血(xuè) 蓓(bèi)蕾初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嬗变 宁缺勿滥 范畴 计日程功 B.鲠直 蜂涌而至 蜕化 甘冒不韪 C.仓猝 手不释卷 印像 心灰意冷 D.坐标 张皇失措 幅员 循规蹈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入世之后,由社会结构变革而生的各种新的社会组织,也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社会格局, 出新的社会生态。 ②巴以冲突激烈,安理会应更多地思索维护中东和平 采取的对策。 ③就此事件,我国新华社 发表严正声明,表示了中国政府在此类事件上的一贯的明确态度。 A.派生 亟须 授权 B.衍生 急需 授权 C.衍生 亟须 受权 D.派生 急需 受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全球经济增长一再走低,如何未雨绸缪,应有自己的前瞻和筹划。 B.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C.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地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D.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B.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虽然不少,但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虽说中国“入世”的谈判持续了15年,并且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但是,中国的不少老百姓可能还刚刚不用注解认识了那个这几年“出镜率”越来越高的“WTO”。 D.我们多么希望这个世纪不要以战争开始,又以战争收场,那将是人类的倒退,也是人类的悲哀。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今天天气晴朗,我凭窗远眺,但见远处 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①啊,这儿真是气象万千! ②啊,那儿的美景真是千变万化! ③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④变成了一片云海, ⑤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 ⑥变成了许多楼台, ⑦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 ⑧古木参天,绿荫蔽日 A.⑧⑦⑥⑤④① B.③⑦⑥⑤④② C.⑧⑤④⑦⑥② D.③⑤④⑦⑥① 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末,为长安令,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权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直。先是属城狱讼众猥,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又常日西域杂胡①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②,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及西域诸胡闻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己校尉及长史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又为立祠,遥共祠之。(《三国志·仓慈传》)注:①杂胡:少数民族。②过所:过关所用的凭证。 7.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是属城狱讼众猥 猥:众多 B.而诸豪族多逆断绝 逆:背叛 C.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 曾:竟然 D.胡常怨望,慈皆劳之 望:怨恨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抑挫权右,抚恤贫羸 B.西域杂胡欲来贡献。 C.吏民悲感如丧亲戚 D.图画其形,思其遗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0.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写仓慈治理的具体措施的一项 ①甚得其理 ②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直 ③县不能决,多集治下 ④自非 殊死,但鞭杖遣之 ⑤既与贸迁,欺诈侮易 ⑥以府见物与共交市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1.下面叙述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末丧乱,西陲敦煌二十年旷无太守,地方事务都由大姓豪右把持,太和年间,仓慈来任太守,抑挫豪右,抚恤贫弱百姓,甚得其理。 B.仓慈治理敦煌,为无立锥之土的贫弱百姓“随口割赋”,并让分得田地的贫民慢慢还清大户的田钱。各县拖延不能决的案子,大多送到郡里,仓慈亲自审阅,分别轻重进行处理,一年中处决的囚犯竟然不到十人。 C.西域少数民族想到敦煌来进贡或贸易,经常受到豪右的阻扰和欺侮而心怀怨恨,仓慈就去抚慰他们,想回去的,就发给他们边界通行证;想到洛阳的,就派人在路上护送。 D.仓慈的一些治理措施,给当地百姓、官吏和西域少数民族带来很多好处,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仓慈死后,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并用各种形式纪念他。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 △ △ 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 △ △ 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忽忽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 △ △ 的体验。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 △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节选自王蒙的《红楼梦启示录》) 12.对文中加“△ ”的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一句中“写实”在文中指的是“离合悲欢,兴衰际遇, △ △ 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 B.“执著中显出超脱”一句中“执著”指的是“追求真实”。 △ △ C.“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忽忽的朦胧”一句中“命运”指的是“创作规律”。 △ △ D.“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一句中“大地”指的是“现实 △ △ 生活”。 13.以下与“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一语相吻合的一项是 A.有些朴素的真亦是假、假亦是真的思想。 B.有些朴素的真寓于假、假寓于真的思想。 C.用传统的形式表达变通的内容。 D.用浪漫的手法表达写实的内容。 14.对在创作中把写实与梦幻结合起来的作用,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A.能给作者留下创作的自由。 B.能给读者留下阅读欣赏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C.既能使作者避免介入之嫌,又使能作品具有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D.只有把写实与梦幻结合起来创作的作品,才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读性。 15.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写实的小说和写梦幻的小说各有长短,最好是把写实与写梦幻结合起来。 B.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干预现实生活,容易犯错误,只要穿插一些梦幻内容,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就不至于犯错误。 C.《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曹雪芹可谓达到了真小说家的境界。 D.增添了一些荒诞和幻化内容的作品与纯写实的作品更具有文学性,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第Ⅱ卷(共105分)四、(18分)阅读下面的小说(有删改),完成后边16—19题。 独 腿 人 生 罗伟章 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离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②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2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③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5岁的年纪。 ④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⑤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⑥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我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簿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⑦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⑧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⑨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⑩我问怎么走那么远? 11 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12 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是孬种。” 13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14 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 15 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16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17 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18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19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拢,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20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21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选自《百花园》2002年第1期) 16.第7段中,看到车夫艰难地爬上了坡后,“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这是为什么?(限50字内)(3分)答: 17.①下车后,“我”要给车夫5元钱,车夫坚持只收3元,我为什么也不勉强他收下5元?(限30字内)(3分)答: ②“议完事后,朋友留我吃饭,”“我”为什么“坚决拒绝了”?(限35字内)(3分)答: 18.面对车夫,“我”的思想感情不断发生变化,写出变化的几个阶段。(4分) 答: 19.车夫是一个具有很多优秀品质的人物,请简析车夫形象。(100字以内)(5分) 五、(27分) 20.默写晚唐诗人李绅的《悯农》诗。(4分), 。, 。 21.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5分)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翻译: 22.阅读下面的诗,做后边的题目。早 梅 齐己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①你觉得第二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3分)答: ②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尾联语义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3分)答: 23.由下面一段记叙描写的内容进行联想,用反问句的形式,抒情的笔调,扩写一句结束语。(4分)太阳刚露出笑脸,树梢上一抹朝霞,田野里绿茵茵的秧苗又悄悄地抽出一片片嫩叶,新叶上挂着晶亮的小水珠,水珠在朝阳的映照下,一闪一闪的。我无限深情的凝视着眼前的景色,再看看身边这群少先队员,不禁想到 24.为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某校有关领导对使用不到一年的新教学大楼的卫生间设施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3分)项 目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百分比 15% 22% 38% 25% 调查结果显示: (20字以内) 25.你班的李军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他迷上了武侠小说,期中考试,成绩滑坡,心里很难过,请你以李军朋友的身份跟他谈谈心,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30—60字)(5分)答: 六、(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位老农拿着一把柴刀,使劲地砍一棵歪枣树,口里念念有词:“叫你不生枣子!”母亲正在和一只母鸡生气,它不生蛋了,天天呆在窝里孵蛋。大冬天,母亲拎住了它的翅膀,说:“把它浸到溪水里。” 枣树被砍后真的来年枝头结满了枣子,母鸡浸了水后,果然又开始生蛋了。世上的万物实在有些奇怪,竟然应了那句“苦难是金”的老话。请以上面的材料所说的内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苦难是金”的范围之内。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6月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1.B(A度duó,C露lù,D媲pì) 2.D(A勿—毋,B涌—拥,C像—象) 3.C(派生: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衍生;演变发生(或“产生”)。亟须:急迫地;急需:紧急需要。 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 4.A(B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贬义。C暴虎冯河: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5.C(A项“与否”是两面的,而“是”后是一面的,去掉“与否”,B项缺宾语中心词,最后加上“的需要”,D项在“那将”前加“如果那样”) 6.D 7.B(阻碍) 8.A(B项“贡献”句中义指进贡;今义指为公众出力;C项“亲戚”句中义为“父母”,“亲人”,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家庭或它的成员;D项“图画”是动词,描画下来的意思,今义指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是名词。) 9.D都作转折连词,“却”(A项,一为表原因的介词,作“因为”讲,一为表结果的连词;B项,一是“把……作为”,二是作“认为”讲;C项,一是作“给”讲,一是作“作为”讲) 10.B(注意指令“具体措施”) 11.C(①不是到敦煌来进贡,②“想回去的”和“想到洛阳去的”说反了) 12.C(“命运”指“世俗人生”) 13.D 14.D(“只有……才”不当;“可读性”说法不当) 15.B(不能说“写实的作品”容易犯错误,“只要……就”用得不对) 16.车夫与命运抗争而“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的事实教育了我,使我消除了自责和对车夫的怜悯及担扰。 17.①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车夫圣洁的品质。②“我”受到车夫高尚品质的强烈震憾,不满朋友对车夫的玷污,决心与卑琐决裂。 18.①误以为车夫敲诈 ②同情车夫的命运 ③敬重车夫的品质 ④要以车夫为人生榜样 19.(参考)①车夫为人诚恳,关心他人,耐心地向“我”解释车价,介绍乘车路线。②他不怕困难,身残志坚,坚持自食其力,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地与命运抗争。 ③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④讲求信誉,自尊自爱,坚持只收3元车费。 ⑤为人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在离别墅百十米处叫“我”下车,为“我”顾面子。(不要求答全,能分析到二三个方面且语言通顺就可以) 2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1.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话,(说明他)完全能够保全自己的节*啊!” 22.①“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前,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又突出了诗题中的“早”字。②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 23.(参考)这些时代的新苗不也正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吗? 24.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非常必要。 25.(参考)你这次是考得不理想,你难过我理解,但不能灰心,你的基础好,只要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我相信下次你是会考好的。(注意:①要有安慰和鼓励;②要委婉地指出其缺点)
原作者:
小鱼儿
来 源:
网上收集
共有25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上篇文章:湖北省2002届 八校联考
下篇文章: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5月高考模拟试题
|
□- 本周热门文章 |
□- 相关文章 |
1.
高一语文测试卷
[98]
2.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97]
3.
高中语文第一册期中试题
[86]
4.
专题讲座--名词(八)(初三英语)
[82]
5.
专题讲座--名词(一)(初三英语)
[77]
6.
高一基础训练题
[72]
7.
专题讲座--名词(七)(初三英语)
[65]
|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2年6月高考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