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只有短短5天了,对全市9万多名考生来说,现在是考前冲刺的关键时刻。如何做好最后的复习?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避免忙中出错?记者采访了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心理学专家等相关人士,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考生:75%都会紧张
近日,一位考生家长带孩子去心理咨询,说近来女儿的脾气越来越大,好心叫她休息一下,吃点水果,她也会无缘无故地发火,怪家长影响她复习了。尽管整天捧着书本,女儿却说复习效率在下降,本来会做的题目也会做错,有时看到题目后,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如果考试时也这样就糟了……对此,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叶斌主任分析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考试焦虑症”——由于过分看重考试结果,而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情绪。调查表明,75%的考生在考试前都会感觉紧张,这是正常的。关键要看如何控制情绪。叶斌指出,无论是考前、考试中、还是考试后,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专家建议,临近考试前,不妨放松心态,适当减少复习量。重大考试前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所有人的状态都一样,努力避免产生“继发性焦虑”,培养好的答卷习惯,把握好答题时间。另外,最后阶段有些考生的学习效率会有所下降,觉得自己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在退步,这是心理学上所谓的“高原期”,不用担心,这个时候如果坚持复习下去,突破“高原期”反应,学习起来反而会更加轻松。
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最忌每考完一门功课,就和同学对答案。因为这时交流答案已不可能改变上一场考试的成绩,反而可能因为上一门课考得不理想,影响下一场考试的发挥。同时,也不用太过相信自己的主观感觉,有时候感觉不好不等于真的没考好,要对自己的水平有信心。考完一门不妨把这门课的答题情况忘掉,专心准备下一门考试,切忌“患得患失”。
如果考得不够理想,考生可以向家长倾吐、找心理专家咨询,寻求一些帮助,千万不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生闷气,这样会影响身心健康;也可以在家长的同意下,和朋友、同学外出旅游散散心。
家长:三个“过分”要避免
临近高考,不少家长也患上了“考试焦虑症”。“这两天打电话来咨询的家长不在少数。”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告诉记者,“有的家长来问,孩子在家复习,走路的声音是否该轻点?还有的家长怕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吃不准到时该不该送孩子去考场?”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可不少。
心理专家指出,家长如果心理压力重,反过来更容易影响考生的心态,造成“恶性循环”。曾经有这样一件事,一位女考生在心理咨询时说,她父亲在她快进考场的时候对她叮咛了又叮咛。本来她的心态还不错,就是因为从父亲身上传递过来的紧张情绪,心情一下子就变糟了。
为此,心理专家提醒考生家长:及时调整好心态,避免陷入以下误区:
误区一:过分保护。家长高考前把孩子重点保护起来,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甚至有的父母专门请假在家照顾孩子。实际上这不利于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参加高考,反而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孩子在考场内正常发挥。
误区二:过分干涉。许多家长认为,考前这段时间太重要了,孩子要一门心思复习、做功课,不能做其他的事,于是对孩子的自由进行限制,不准看电视,不准活动,连偶尔放松一下也说成是浪费时间,这样反而影响孩子的复习效果,不利于孩子放松心态、从容应考。
误区三:过分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有的甚至要求孩子非一流大学不去,这样容易挫伤考生的自信心。
冲刺时刻:“收缩复习”养精蓄锐高考前5天,除了心理调节,还应该做哪些准备?
知识准备。大多数老师认为,考前几天内,可以进行“收缩复习”,即抓住各科知识的主干,进行强化记忆。根据自己平时的弱项,及时重点补习;也可以根据自己整理的提纲、图表、卡片等,温习重要的公式、定理等。
精力准备。高考要考几天,就像打一场“硬仗”,需要足够的精力去应付。如果临考前生病或体力不支,也许会功亏一篑。专家认为,考前要注意养精蓄锐,不打“疲劳战”,可以适当地减少复习量,也不必“两耳不闻窗外事”,看看电视新闻,关心一下国家大事,有时对作文的构思可能也有帮助。
物质准备。今年考试要注重防非典,考生除了带准考证之外,千万别忘了带上自己的《健康状况记录表》,因为每次进入试区必须交验《健康表》。高考前一两天,要仔细检查一下考试用品,如:手表、钢笔、三角板、量角器、圆规、计算器等。也可以多带几支笔,以防钢笔墨水用完。这两天,考生还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提前到指定的考场看一看,了解一下乘什么车、需要多少时间到考场,做到心里有谱,避免因为交通问题而影响考试的情绪。
考试:细节问题别疏忽
今年秋季高考的历史科(上海卷)将实行网上阅卷。据一些资深老师介绍,参加历史考试的考生要特别注意几个事项:
所有试题的解答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上,不能答在试卷上。考生答题前,先用黑色水笔或签字笔清楚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指定的贴条码区位置上;书写答案时不能超出每一试题的答题区域及答题纸规定的边框区域,否则一律视作无效。
另外,选择题应使用2B铅笔,主观题可用黑色水笔或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答题,以确保扫描的清晰。要保持答题纸的清洁,不要折叠、弄皱。
另据了解,今年高考英语听力考试不设“备用考场”,考生必须保证自己收音机的正常运作,准备好充足的电池。听力考试的收听频率分别是:新闻综合频率:AM(中波)792千赫、FM(调频)104.5兆赫,金色频率:AM(中波)1296千赫、FM(调频)92.4兆赫。考生可以事先调准这几个频率。
同其他学科相比,英语考试时考生须提前30分钟进入考场,正式开考前15分钟将禁止迟到的考生入场。考生千万别因为这些细节问题而误了大事。
条条大路通罗马
有些考生虽然经过努力还是没能考好,对于高考未录取的考生,还有哪些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呢?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李瑞阳介绍,对上海考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和机会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其一,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学生毕业后,可取得国家承认的盖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试点学院印章的大学专科学历文凭。
其二,可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参加每年举行的国家成人高考。
其三、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上海计有18所主考高校开设本、专科专业50多个。每年举行两次国家统一考试,按专业计划通过各门考试并取得规定学分的,也可取得国家学历,并颁发盖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主考高校印章的毕业证书。
另外,高考不再是“华山一条路”,秋季高考不理想的考生可以参加“春招春考”,据统计,2003年本市春考报名人数约8000多人,计划招生1703人,招生比例约为5比1,与去年基本持平,“春考”将为失利考生提供“再试一次”的机会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5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