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开放性试题训练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2-10-28
初中语文开放性试题训练 1.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由于看电影事件,而使他改变了主意,决定弃医 从文,若没有看电影事件,鲁迅先生会弃医从文吗?谈一谈你的看法? 2. 《一面》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 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为何要 向四周望?为什么不能道破? 3.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发现并进入了桃花源,可是当他又返回寻找却没有找到 ,是真的迷失了路吗?为什么?若找到会是怎样的结局? 4. 在《第二次考试》中如果苏林教授不去陈伊玲家,会不会最终录取她,为什么? 5. 《窗》一文中写“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根据人物和小说的情况,你发挥想 象,用两三句话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6. 《故乡》中少年时代的闰土与“我”是好朋友,活泼可爱,而中年的闰土变得麻木、迟 钝,这是为什么?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7. 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写道:因塔与白蛇娘娘有关,小时候就希望塔倒掉,后 来长大了知道塔里面根本没有白蛇娘娘,然而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塔倒掉,请说说其 中的原因,不超过50个字。 8.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尾写菲利普夫妇因打听到卖牡蛎的就是于勒时,慌忙躲开他, 若是于勒发了财,小说的结局会怎样,请你用不超过100个字的文字补写出来。 9. 在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起了决定的作用,若是曹刿不主动进见鲁庄公,或是鲁庄公不 听他的话,结果会怎样? 10. 《为学》中写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结果是穷和尚最终到达了南海,而富和尚没有到 达,这是为什么?若富和尚不富有也很穷,他会不会到达呢? 11. 《马说》中作者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如果伯 乐发现了千里马,那么它一定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里马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不 超过50个字。 12. 《孔乙己》中写丁举人毒打孔乙己时,是让他“先写服辩,后来是打”,若将这句话 反过来是“先是打,然后再写服辩”行不行,为什么? 13. 请设想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的生活状况,不超过100个字。 14. 《捕蛇者说》一文写蒋氏因捕蛇而一家三代享其“利”,得以生存下来,他若开始就 不捕蛇,能生存下去吗? 15. 请你结合“成克杰、胡长清”等人的事例,谈一谈“俭以养德”的真正含义。不超过 50个字。 16.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了,但在当时木兰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但最后 天子不但没有责怪木兰,反而奖赏她,这是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 17. 结合《竞选州长》谈谈你对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看法。字数在100字左右。 18. 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口号是“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如果不打出这 个旗号会怎样?只要想象合理即可。 19. 《社戏》一文中的“偷豆”一节写得很精彩,可是六一公公非但没有责怪“我”,反 而对“我”大加夸奖,说“我”“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并且还送豆给 我“吃”,这是为什么?可是“我”吃了六一公公送来的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这 又是为什么? 20. 《狼》一文中屠户回家途中遇狼之后,先是对狼存有幻想“投以骨”,结果是屠户“ 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最后不得已与狼斗争,把狼杀死,若屠户担中无肉也无骨 ,其故事情节会是怎样的?请你用不超过100个字的文字,设想一下。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网上收集
共有51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上篇文章:文言文知识与阅读专项训练
下篇文章:初中语文考点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