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减负,西安市教委近期下发了《西安市教育局关于整顿中小学教育秩序的通知》。西安市中小学为进一步落实此事,将放学时间由原来的下午5时许提前到下午3时40分。但随之带来了家长无法及时接孩子放学、孩子安全难保障、减负之外空闲时间的安排等问题。 “学生减负”后的新问题
近日来本报陆续接到学生家长反映,小学的下午放学时间由原来的下午5时许提前到下午3时40分。这样的情况无疑给下午5时或6时下班的家长们出了个难题,“自己还没下班,孩子就已出校门了,无法按时接孩子,非常担心孩子的安全”。西安市南郊的张女士说,新的作息时间实行几天来,一到下午孩子放学时她就心慌。
张女士的忧虑和很多家长一样,“孩子的作息时间与逐渐实行的朝九晚五上班时间明显矛盾”。在西高新上班的梁先生提出,如何保证孩子提前离校后的安全,不让孩子在减负的同时留连在街头和沉浸在网吧,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放学后孩子都做些啥
提前放学后,孩子们是否真的从功课中解脱了出来,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欢乐时光?4月10日下午4时许,记者对一些放学的小学生进行了采访。由于不像从前由家长直接接回,孩子们在放学后确实有了更多的交流时间。记者连续询问了近20名刚放学的小学生,其中只有7人表示要立即回家,一些孩子则相约着要去玩会儿再回。还有几个孩子说,他们现在要去校外托管班等待父母下班来接。
学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教学时间,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但孩子们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真的能利用好放学以后的时间吗?在车来车往的街头,看到孩子们相约着走过马路,记者也不禁担心起来。
减负仅仅从时间下手?
就此事记者采访了一些实行新作息制度的学校。据了解,学校认为这是进一步贯彻减负的具体行为,孩子下午上完两节课后便可以离校。“不延点、不加课、不拖堂,给学生多一些的课外时间”,对于家长们的实际难处,一些老师表示无奈。
在西安市教委基础教育处,记者查阅了《西安市教育局关于整顿中小学教育秩序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中小学不得以课后班、延点班的名义,强迫学生统一补课……”
据了解,按照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由此看来,一些小学把学生的下课时间提前到下午3时40分,是符合规定的。
记者注意到在这份通知里,也有这样的规定:“鼓励中小学生在双休日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外德育基地活动”,“学校也可义务开放活动场地和微机、科技等教室”。看来减负以外,学校和学生仍然存在新的选择。
按照有关规定,学校应当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可能进行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才是减负的根本意义所在。本报记者李立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17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