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1)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含10道小题,每题3分,共30分。考查内容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及“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重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辨析病句、语言表达连贯、文学常识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分小题对命题意图与解题思路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璀璨(càn ) 憧(chōng)憬 饮鸩(zhèn)止渴
B. 凝(níng)固 分泌(bì) 孜(zī)孜不倦
C. 蹊(qī)跷 省(xǐng)悟 穷形尽相(xiàng)
D. 端倪(ní) 宝藏(zàng) 未雨绸缪(móu)
[答案]B
[分析]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
由于我国方言复杂,各方言区之间的语音差别很大,各地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别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前两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没有考查语音的题目。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作这方面的要求。2001年10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通用法》正式颁布实施。推广和普及现代汉语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度的《考试说明》将语音作为考查的内容,所以恢复了这个题目。
与过去对语音的考查一样,试卷中只要求考生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今年为了降低难度,考查形式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一是由过去的选正确项改成选错误项,即只有一组的读音有错误,这就减少了错误读音识别时对考生的干扰。二是只考查声母的误读,不涉及因方言不同而造成的声调问题。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该项中“分泌”的“泌”应读mì ,不读bì 。这是个多音字,河南省有个县叫“泌阳”,就读作Bì Yáng 。本题其他字的读音是正确的。
2.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戳穿 力挽狂澜 暧昧 食不果腹
B. 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响彻云霄
C. 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雍容华贵
D. 凋蔽 哗众取宠 辍学 愤世疾俗
[答案]A
[分析]第2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只有一项中的四个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没有错别字。C项中有一个错别字:“气慨”应为“气概”,意指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直、豪迈,这里的“概”指“气度神情”。而“慨”指“愤激”“感慨”“慷慨”,均与心理活动有关。B项中有一个错别字:“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意指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会”与“汇”读音完全一样,也都有“聚合”的意思,但“汇”指水的汇合,如“百川所汇”“汇成江河”。而“融会贯通”的“会”,是“理解”“懂得”的意思。D项中也有一个错别字:“凋蔽”应为“凋敝”,意指生活困苦或事业衰败,如“民生凋敝”“百业凋敝”等。“敝”本指破旧、破烂,引申为衰败。而“蔽”是遮盖、挡住的意思,如“掩蔽”“衣不蔽体”“浮云蔽日”“蔽塞”等。本题涉及的16个词语,只有“慨”“汇”“蔽”三个错别字,而且都是常用字,考生要作出正确判断是不难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 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答案]D
[分析]第3题重点考查结合语境准确选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即选用“郑重”“演练”“导致”。 ①句中,发言人是代表国家对美方军用侦察机撞毁我方战机的事件进行表态,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所以要用表“严肃认真”意思的“郑重”;而“庄重”常用来形容个人言语或举止不随意、不轻浮,如“态度庄重”“神情庄重”等。用“庄重”来形容外交发言人的谈话显然就不合适了。排除了“庄重”, A、C两项就可以被排除了。②句中是说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的实地练习,句中有“民警与保安”“迅速出击”等信息,就决定了这里只能用“演练”;而“演示”意指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或理解。显然与句意不合。这样,B项又可以被排除了。③句是说日本政府批准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使“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这一后果,所以应该用“导致”;而“引导”指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用在这里显然不如“导致”更准确。本题所选用的语料,①③句都是国际政治方面的,②句涉及学校安全问题,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又能显示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选的三个词语也很常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答案]B
[分析]第4题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颐指气使”的意思是,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这一句中的“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下文又有“盛气凌人”,所以用“颐指气使”完全符合文意。A句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大坝有决口的危险,抢险队必须迅速赶到,偏偏遇上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无法行进,这里用“安步当车”显然违背了文句的愿意。“安步当车”意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比如可以说“反正路也不远,我们还是安步当车吧!”用“安步当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可见,句中用这个成语与它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因而是不恰当的。C项是说摊前人很多,产品供不应求,说明人们均争着购买鲜花,而“车水马龙”是说车多得像流水,马多得像游龙,常用表示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这同购买物品没有任何联系。因此用“车水马龙”显然是不恰当的。D项中的“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其中,“蓬荜”是谦称自己的居室;“生辉”含有对别人或别人东西的赞誉。所以“蓬荜生辉”一词只能出自己的口,不能出自他人之口。否则,就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可见,这里用“蓬荜生辉”,有贬低别人居室的嫌疑,因而也是不恰当的。另外,“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一语中,“居室”和“蓬荜”意义重复累赘,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单以此处而论,需删去“蓬荜”才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答案]A
[分析]第5题重点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B、C、D三项都有语病。B项犯了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毛病。上文说“如何让大家都富起来呢”,下文就应该接着说“要让知识起决定性作用”,仍然是未然的语气,现在用了“是知识起决定性作用”变成已然的语气了,显然前后失去了照应。C项犯了词语使用不合逻辑的毛病,“日前正在”不能连用。因为“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表示时间已经过去,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因而这两个词在时态上是互相矛盾的。“日前”改为“目前”就可避免这种毛病。D项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而只能说“扩大规模”。本题所涉及的病句的类型,都是考生在写作时常见的,也是一些报章杂志上经常见到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选语料涉及高科技骗子、知识与财富、舞台演出、教育发展等话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网上收集
共有5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