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专栏   |   |   家长 老师 孩子   |   |   教育研究   |   |   教育信息   |   |   考试专栏   |   |   学生心语   |  
|  考试专栏>>高考专题>>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4)
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4)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2-10-28  


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4)
 

第三大题

  第三大题为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共12分。阅读材料选自山西《文物季刊》杂志1999年第2期,原文题为《铜奔马正名》,作者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张崇宁。为适应命题需要,原文略有删改,改定后全文约770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棗20题。

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此一字请查试卷)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按照2001年度语文科《考试说明》的要求,这一次社科类文章阅读选用了上述考古学方面的短文,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旅游标志之一、稀世珍宝铜奔马的命名的考证。铜奔马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已有所涉及,加上试卷附有铜奔马的照片,相信考生会熟习并引发一定的兴趣。短文语言精炼,内容生动,虽有少量文言掺杂其间,但没有过多的使考生难以理解的术语和理论,适合考生的阅读水平和解题能力。

  对于这篇短文的阅读考查,共设计了4道小题,每题3分,重点考查“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下面逐题加以分析。

  17.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

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C.“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D.“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

[答案]B

[分析]第17题重点考查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要求选出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应该选B。首先,作者提出东汉铜奔马是中国旅游标志,这就是说铜奔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为大家所接受的名称,铜奔马的正名不是一个小问题。然而自铜奔马出土以后,关于其名称,不但在开始时众说纷纭,即使“最近”,也还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提出新说,由此可见,A项确实是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之一。其次,作者提出现行的“铜奔马”一名中“有马无燕,未惬人意”,显然C项也是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之一。至于有人新提出的“飞廉铜马”一名,作者说:“愚意此说更属不妥。”可见作者认为此名比起“铜奔马”、 “马踏飞燕”等名称更差一些,因此 D项也是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之一。而B项,所谓“马踏飞燕”、 “马超龙雀”只是作者用来说明“众说纷纭”的根据,以后作者再也没有提起这两个名称的合理性,也没有因为这两个名称未被采用而感到可惜,因此B项不是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 B项应该是选项。

  18.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A.《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

B.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

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D.《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铜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

[答案]C

[分析]第18题重点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要求选出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的证据,应该选C项。因为原文第三段中,作者指出在汉代画像石中,“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也就是说,在汉代人们的心目中,写实风格的马不同于神话风格的兽。作者用这样的根据来证明写实风格的武威铜马不是神话中的兽,与武威铜马连成一体的同样也是写实风格的飞鸟而不是神话中的禽,即飞鸟不可能是神话中的飞廉,从而否定“飞廉铜马”一名。而所谓“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云云,只是作者提出“神兽归神兽,马归马”的一段过渡性文字,这一段过渡性文字并不能用来否定“飞廉铜马”一名,因此C项应该是选项。至于 A项,《三才图会》一书本是“飞廉铜马”一名的根据之一,作者在第三段中指出《三才图会》一书为明朝人所著,言下之意其时代太晚,不能用来证明东汉之物。同时,作者又引《四库提要》,指出《三才图会》有冗杂虚构之病,因而也不宜用作“飞廉铜马”一名的根据。由此可见,A项确实是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的证据。B项的说法见于原文第三段。说飞廉是鸟,这是“飞廉铜马”一名所用的根据。作者引用古文古注,指出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时代较早的古人说法也不一致,由此证明所谓飞廉是鸟的说法不可靠。由此可见,B项也是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的证据。而D项,《后汉书·董卓传》的“飞廉铜马之属”一句本是“飞廉铜马”一名所用的根据。作者抓住“之属”(这一类东西)一语,指出飞廉和铜马应是两个器物,并不是一个器物,而铜奔马则是一个器物,由此认定“飞廉铜马”一名之不妥。由此可见,D项也是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的证据,A、B、D三项都不是选项。

 

  19. 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

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D. 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答案]D

[分析]第19题重点考查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最后一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选项应该是 D 。首先A 项,说“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但原文是说“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显然 A项对于原文的理解和解释有误,不是选项。其次B项,说“‘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但是原文“二句中赤兔指良马”是紧跟着“紫燕跃武,赤兔越空”来说的,因而“二句”应该指“紫燕跃武,赤兔越空”这两句。同时,当作者在说“二句中赤兔指良马”时,是包括“赤兔越空”这一句,显然B 项对于原文的理解和解释也是不正确的,也不是选项。再次 C项,说“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从原文看,虽然第一段中有“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的名称,但是文中并未明确提出“铜奔马速度快于飞燕”的问题,原文的最后一段只是提到“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根本没有将“奔马”速度与“飞燕”比较的内容。可见,C项也是不正确的,不能作为选项。否定了A、B、C三项,只有D 项可作为选项。原文说“‘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正符合古人原创意识,又切合铜奔马造型的意思,因此D项才是正确的。

  2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答案]C

[分析]第20题重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级。

  本题要求根据原文所给出的信息,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选C项。首先,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话中,作者已经认为《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不能用作证据(参第18题分析),但是作者恰恰在这里又用比《三才图会》还要晚出的《四库提要》来否定《三才图会》,而且不用别的书,就用《四库提要》,那么对这一现象的一个正确解释,只能是《四库提要》是一部公认的权威性的著作。因此A项是正确的推断,不是选项。其次,原文已经批评《三才图会》撰作时代太晚,同时有冗杂虚构之病,认为不能用作证据,那么作者在第三段中所引的高诱、王逸和洪兴祖三人当然应该是早于《三才图会》所处时代的古人,同时这三人当然也应该是学问渊博的注家,而且是越渊博,作者的论证就越有力。可见B项也是正确推断,不是选项。再次,从原文可以看出,“飞廉铜马”虽然是一个不好的名称,但在它的命名过程中还是参考了古代《后汉书》和《三才图会》二书,而“紫燕骝”这个名称的确立,更是建立在作者大量征引古书古注的基础上的,显然,在命名过程中“飞廉铜马”和“紫燕骝”在尊重、体会古人原创意识这一点上还是相似的,只是尊重、体会的程度和准确与否有一定的差距。因此,D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不是选项。最后说到C项,作者在原文第三段中说,在汉代画像石的图案中有人骑神兽的形象,也有人骑马的形象,虽然神兽归神兽,马归马,两者各有其形,不相混淆,但是作者病没有说神兽和马分别出现在两种不同的图案中,更没有说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中,就没有神兽、神龙的形象,就不属于神话故事。由此可见,C项的推断超出了原文所给信息的范围,所得出的全称判断是不正确的,因此C 项才是应该选择的一项。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网上收集
共有3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 上篇文章如何解答现代诗歌鉴赏题
  • 下篇文章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3)
  •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4)
    站 务 电 话:(0470)2228256
    站务信箱:webmaster_f5@sohu.com

    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 版权所有 网络事业部 开发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