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白老师您能跟我们讲一下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在考试当中的比重吗? 白洁老师说:中国地理明显大于世界地理,一般区域地理是作为一个基础,考的都是高中地理的基本原理,二者是结合的。
网友问:白老师我是一名高三文科生,我们很多同学很难在头脑中构建地图影像,我们如何复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白洁老师说:地图还要天天看,找出重要的经纬线。比如说赤道,南北回归线,中国东西南北四个端点的经纬度,北京的经纬度,以此为线索去记忆其他地区的位置。
考生问:今年地理高考内容以高中教材为主,还是以初中教材为主?
白洁老师说:这个是综合到一起的,没有一个民族的界线,不好绝对分开,一般初中区域为基础,利用的都是高中地理的原理,这个很难分开。
同学问:地理复习中应该如何把握各地区之间联系,世界那么多国家,请问哪些是主要的?区域的名称和地理的位置应该如何复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白洁老师说:高考说明当中对于世界地理的国家要求很明确,列出八个国家,重点复习这些国家就可以了,其他区域自然状况,各大洲都要复习。方法应该先了解自然环境,比如说位置、地形、气侯、河流,在此基础上考虑人类的活动。比如说农业活动、工业活动、铁路交通建设、主要城市。区域和区域之间主要是突出差异,掌握它的差异。大洲的概述部分要掌握一个基本规律和共性。
网友问:刚才您所讲世界地理要掌握八个国家,具体是哪八个?
白洁老师说: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网友问:白老师自然地理部分应该如何复习?
白洁老师说:重在掌握原理,不要死记硬背,要真正理解,会运用。以地球运动为突破,其它的在地球运动的同时,地球表面可以产生的自然地理现象,在时空方面有哪些变化,都可以结合上。一般来说考虑地理事务和现象的时空两个方面的变化,某一特定地点定下来以后,要考虑地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某一时间定下来以后要考虑地理事务在空间上的分布与变化。
网友问:白老师,怎样对人文地理进行有效的复习?谢谢!
白洁老师说:把人文地理的知识落实到区域当中去,比如中国华北地区,他的位置、地形、气侯、河流等自然状况了解了以后,要了解这一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及问题,工业是如何发展的?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将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的区域位置相结合,掌握各个区的突出特点。
竹子:高考地理内容和历史的关系密切吗?
白洁老师说:在文科综合考试当中有两道大题是化学科综合题,在这两道题里面地理、历史、政治都会有机的结合。往往以问题为中心,题材取自于生活实际命题。当然与历史会有一定的联系。
网友问:老师,读图题怎么复习呢?
白洁老师说:地图是一种资料,读图就是检索有用信息,地理题与地图关系密切,绝大部分地理题都有图。文字是一种资料,地图也是资料,要能把图读懂才能做这个题。对于地理来讲,读图是非常重要的一关,是解题的关键。
网友问:我一直有个问题,就是月缺的时候它的边缘是往外凸而不是往里凹的,照道理说地理的影子覆盖月球的时候,月亮的边缘应该是往外凸的,请老师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白洁老师说:北京地区今年不涉及此内容。
网友问:今年高考人口知识还是重点吗?
白洁老师说:也是重点之一,尤其在中国,人口问题什么时候都是重点问题。
网友问:地理当中哪几章是比较重要的?
白洁老师说:地图知识里面的画剖面图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还有地球运动、大气、环境问题,重点主要就是这些。
网友问:高中地理中关于计算时区和经纬的内容怎么去掌握呢?
白洁老师说:首先要看懂地球运动的示意图,掌握解题时经常需要的基本概念,例如:太阳高度角、时区日界线的划分基本概念,解题时要重点掌握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规律。记住晨昏线与赤道相交的两点,晨线地区为6点,昏线地区为18点,等分昼夜两半球的经线分别为12点和0点。注意晨昏线与极圈相切的切点所在的经线为夜里12点。实际上在解题当中,要把晨线与昏线分开看,因为地球自转方向,找出哪一条是晨线,哪一条是昏线。然后再朝出0点线,12点线,就能够解题了。
网友问:老师为什么我总是不能理解气侯、地形这些知识点,我想问一下如何记忆气侯和地形这类知识点,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呢?
白洁老师说:这个不是记忆,重在理解,地形的某些地名,像山脉、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名这是要记忆的。季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也是要记忆的,但是这些东西应该是在理解了它的原理基础之上去记忆,就不觉得困难了。
网友问:如何区分晨昏线与日期界限?
白洁老师说:晨昏线是一天当中由白昼转为黑夜的界限,日期界限在地球表面固定为180度经线附近,定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般来说,地球上大部分时间会存在两个日期,变更日期的界限一条是日界线180度经线,另一条线应当是夜里0点线所在的经线。
网友问:山脉是怎样形成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有什么区别?
白洁老师说:不同的山脉形成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地壳的水平运动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断层运动上升的部分形成断块山脉。这些造山运动是属于地球内力作用,而搬运与沉积作用是时候外力作用。形成山脉以后,地形因为升高,表面很容易被风化,风化的碎屑物质会随着风流水被从高的地方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停止不动,也就是沉积下来,沉积作用。它是外力作用过程当中的两个环节。内力是形成地形骨架的主体,外力是对地表形态起雕塑作用的。今天的地貌形态应当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网友问:在答环保题的时候,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答上去?折算会扣分吗?
白洁老师说:那要看是否是让你发挥的那种问答题,如果是问答题问了,允许你发挥你再答,否则最好不要多答。
主持人说:也就是说答主观意见的时候,应该紧扣原题。
白洁老师说:对。
网友问:关于寒、暖流应该如何复习?
白洁老师说:在复习洋流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寒、暖流的概念,即一股水流它的温度低于沿途所经过海域的水温时为寒流。相反如果这股水流的温度高于它沿途所结果的水温的时就水平暖流。一般来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的洋流是暖流,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动的洋流为寒留。
网友问:在地理中最会出现关于计算的题,这块我总弄不明白,这块应该如何复习?
白洁老师说:最多的主要就是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时期、日界线的计算,刚才的回答中我已经说了。还有一类属于人文地理的,资料的统计和计算。这就是一些简单的数学基础。这类问题一般不会很难,比如计算一下全国GDP用某一省GDP产值的关系,或者人口的密度问题等等,应当是最基础的数学问题。时区日界线的计算主要应该有一定空间想象力和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有了一定方法也并不困难。
网友问:地理考试之中有地区经济类的问题?怎么答这种问题呢?
白洁老师说:地理考试当中,特别人文地理当中会涉及到一些地区经济类的问题,主要是农业、工业、一些资源开发等等问题,以西部开发为例,要注意答这类问题时分地区来考察具体情况。像西部地区就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这是跟过去不同的一种提法。今后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恐怕是自然环境当中水。那么今后在经济发展当中都要围绕节水、保护生态环境这些问题来进行。这一类问题要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再考虑人类的经济活动特点。
网友问:同一纬度的气压值和同一经度的气压值应该怎样辨别高压?
白洁老师说:气压值的高压不要按经纬度来划分的,它应当是根据等压线图来判别高低的。这是一个概念问题,不应根据经纬度来判断气压值的高压。一个高压中心或一个低压中心它可以覆盖很大的范围,很难说是哪些经纬线。
网友问:请问老师如何分辨流动山丘和固定山丘,以及流动方向?
白洁老师说:固定山丘很少流动,或者流动缓慢,无需考虑这个问题。流动山丘当然要考虑它跟风向的关系,一般来说流动山丘具有缓坡和陡坡两个方向,缓坡是迎风坡,陡风是背风坡。
网友问:老师请问信风、季风、西风怎么区分?
白洁老师说:在地球上只有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两个风带,信风是常年不变风向的风,季风随着不同季节要转换风向的风,至于说西风它只是在气压带和风带当中南北半球在中纬度地区各有一个西风带,那么根据地球运动的规律,北半球的西风是偏南的,是西南风。而南半球应该是西北风。它的性质应该对于北半球来讲是温和的、温润的。
网友问:老师请问天体运动问题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
白洁老师说:这个问题应当具体的确定为在地球运动的重点,如果现在笼统考虑天体的话,你复习的重点就放偏了,高中地理第一章虽然讲到很多天体运动的知识,但是我们谈天的目的是为了说地。是为地理学服务的,所以高考时候重点都落在地球运动上,而不是其他的天体运动上。那么地球运动刚才我说过,就是要考虑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这是最主要的重点。
本次名师讲座由搜狐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知名高考辅导机构--海淀区新干线学校联合推出,答疑老师由新干线学校教研组邀请并推荐。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7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