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的备课本原本是整整齐齐的,近两年来涂改、增删见多,并且多了一些勾勾画画。他的教案"乱"了,但教课"活了"。在他的课上,学生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发表不同见解。他教学成功的经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解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备课上。
刘老师备课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研读教材。他备课很少先看教学参考书,更不抄、套教学参考书,而是注重对教材的研读、理解和背诵。他所教教材基
本上达到了短文会背、长课文熟读成诵,并广泛涉猎有关文章,使研究教材的过程成为对教材再加工、再创新的过程。
第二步是初备教案。这是他把握教学结构,初步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主要是从教材出发,先备教学目标,重点段落的理解,自
己对文章内容、中心的把握,然后简单地写出教学的要点和过程。
第三步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授新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写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一张张小纸条,了解到学生的认
知程度和学习中的困难。
第四步是处处备教案。根据学生的各类问题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重新修改教案 ,形成课堂教学方案。
他的课堂教学方案有"三为主":
1.以教学目标为主改方向。他把教学目标一般设计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在考虑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时,都注意
不偏离目标和方向。
2.以学生的疑问为备课的主要思路。
3.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为主要内容。学生想知道什么,课堂就研究什么;学生学习中哪里有困惑,课堂上就在哪里引起讨论以
达到共识;学生学习中哪里有困难,教师就在哪里帮一把。 可以看出,刘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案不同于一般的教案。他备课依据教材而
不听命教材,让教材为增长学生的知识能力服务。他首先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把自己放在学生学习辅导员、服务员的地位。 他
精心设计教案,思考如何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教法。他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备课方法更新为研究以学为主的备课方
法,把本属于教师的专利--"课堂提问"大胆地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解放。 刘老师备课方法的改
革大大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状况,已形成了学生人人想谈、愿谈、敢谈的学习局面,形成了以学生敢提问、会研究问题为主要特征的创新
型课堂教学模式。这充分说明,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就必须对传统的备课方法敢破敢立,用创新教育思想把好备课这一关。
李守义 摘自《北京教育》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10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