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册第二单元同步检测题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2-10-28
初一册第二单元同步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25%) (-)字词知识(12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6分) (l)菜畦()(2)和蔼()(3)确凿() (4)琢()磨(5)穹()隆(6)魏巍() 2.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6分) (l)蝉___(tui4)(2)脑__(sui3)(3)__(xie2)取 (4) __(xi1)利(5)沉__(dian4)(6)黑__(zh14) (二)默写(5分) 不必说的菜畦,__的石井栏,___的皂荚树,___的桑葚;也不必说____在树叶里__,___的黄蜂__在菜花上,___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__向云霄里去了。 (三)文学常识(8分) 1.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__、__、_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_. 2.《我的老师》的作者__,是__国女作家____. 3.都德是____国著名作家,他的《最后一课》体裁是__。 二、课文阅读(45%) (-)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投何首乌毁了泥墙里,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文中有两个借别字,请找出来并给予改正。(4分) (1)__()(2)_() 2.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说说本文段在文章结构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___ 3.“也许”表示疑问和猜测,三个“也许是”连用到底是因为什么?(5分) 答: 4.“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写出了“我”__的心情。(4分) 5.省略导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文中两个省略号,分别省略的是什么内容?(5分) 答:____ (二) (甲)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动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乙)忽然教堂的钟鼓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未设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通过儿童的眼光来写教师的,甲段表现了蔡老师___的性格,乙段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__精神。(2分) 2.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儿童对教师观察的感受。甲文用“伟大”一词评价蔡老师,乙文用“高大”评价韩麦尔先生,这两个词是一对__词,用前者,是因为____,后者是因为_。(5分) 3.甲、乙两段文字对老师的描写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采用了__描写,但乙文除此之外,还对韩麦尔先生采用__、__、__等__描写的方法。(5分) 4.甲文中“反动派”加引号的作用是()(2分) A.引用B.特称C.强调D.否定 5.乙文中“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中破折号的作用是()(2分)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跃进C.表意思转折 D.表话题转换 6.甲段中第一句的“我不知道”和“值不值得”意在强调什么?(2分) 答:____ 7.甲段文字的大意应概括为__。(2分) 8.乙文中,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后脸色惨白地站起来?(3分) 答:_____ 三、课外阅读(30%) 最后一课 郑振铎 12月8号。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免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地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地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格外的(),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的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然而()(),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按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堂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1)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上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低低地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我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辗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立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一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吸泣着。 [②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个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天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的,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义。(6分) (l)凫水()—— (2)眷恋()—— (3)吸泣()—— 2.在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文中的括号中去。(4分) 亲近亲密亲切清朗明白明晰 镇静平静镇定安稳安详坦然 3.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3分) 默默无声()心无旁用()熙来攘往() 4.简要概述事情发生的社会背景。2分) 答:____ 5.12月8日这一天,暨大作出了一个什么决定?(用原话内容)?(2分) 答: 6.划线句①是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答: 7.划线句②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答: 8.这最后一课,同学们有什么表现?课堂上弥漫着一种什么气氛?(5分)答: 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 附: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过关测试 一、(-) l.(l) qi(2) ai(3) zao(4) zhuo (5) qiang(6) wei 2()蜕(2)髓 (3)撷(4)犀(5)淀()痣 (三)1.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2海伦·凯勒美3.德小说 二、(一)1.(1)鸟(乌)(2)璧(壁)2.写“我”将告别百草园,到书塾读书时的心理活动 和思想感情。本文段在文章中起过渡作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这一组排比的内容反映了“我” 不尽的疑问和猜测的内心活动。4.无可奈何,无限依恋5.第一个省略号表示我对家里送我到书塾去 还有种种猜测,不—一写出了;第二个省略号表示百草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熟悉的,“我”对那里的一切都 充满感情,告别的何止是蟋蟀们、覆盘子们和木莲们?这里用省略号不仅表示了省略的内容,更表达了我那 依恋、无可奈何的心情。 (H)1.善良慈爱爱国主义2.同义蔡老师排解了孩子间的纠纷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令“我”崇敬3·侧面语言行动神态正面4·BSA6·那件事很小,很平常。 7.蔡老师排解了同学间的小纠纷8.“钟声”宣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要代替 法语了。 三、1.(l)fu浮(2)luan深切地留念(3)chuo抽噎2.亲切清朗镇定安详j. 悄无声息专心致志人来人往4.日本侵略者侵占上海租界,上海国民党军撤退沦陷之时。5. “看见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6.环境描写,起反衬作 用。7.排比,学生们都很坚定,目标明确,准备着对付来犯的敌人。8学生:上课前,学生们已 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脸上呈现着坚毅的神色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沙沙地不 停在抄记着,心无旁用;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磨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上课气氛:一切记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9.对日本强盗的无比仇恨,对暨大师生无声抗日行动的 歌颂,从而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感情。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网上收集
共有22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上篇文章:初一册第二单元同步检测题
下篇文章:初一册第一单元同步检测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