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江苏省的高校的开放度也越来越高,不少学生正在悄悄越过高校的围墙,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大学生活,那就是学习在校内,生活在校外。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的四年级女生王欣便是新大学生活的实践者。她搬出宿舍的理由很简单:考研。据统计,在南京的大学中,大概有40%以上的新大学生活者的目的纯粹是考研。11点钟熄灯往往满足不了熬夜学生。为了不影响同学,于是王欣就在去年9月22日那天搬到了玄武湖旁的一户居民楼里。
说起与学校生活的不同,王欣颇有感触。“比如人际关系就很不一样。”王欣现在和一个已经工作了的老师一起合租,但由于那个老师先来,所以她们的关系就成了“二房东”和房客的关系,而且经济上的接触也比较多,经常一起吃饭,要算一算饭钱,还有水电煤。学校里则各人吃各人的,互相之间的经济关系没有那么多。和一个已经工作了的人在一起生活,平常聊的话题也跳出了学校的圈子。有的时候“二房东”的学生来看她,见到王欣也会尊称一声老师,这让她觉得非常新奇。在学校,学生永远是有学生气的,而住在外面,却感到自己“升级”了。
和王欣不同的是,土木工程学院给排水专业四年级的王培勇从新大学生活搬回到了寝室。王培勇算是“两出两进”了。2001年,他为了不因为在外面兼职晚归影响同学,租了夫子庙附近一间民房,后来为了考试搬了回来,去年他再次搬出去,这次离开学校近很多,只要5分钟路程,如今要考试了,他又搬了回来。王培勇很坦率地说,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要比学校里容易处理。因为租房子有一纸协议,什么都事先谈好了,反而没有什么矛盾。在学校,看似风平浪静的纯洁同学关系,有时却会为了奖学金排名、找工作撞车等利益关系直接影响关系,这其中十分微妙,大家嘴上不说,可谁心里都清楚得很。对于在外住宿的缺点,他直言不讳地说,住在外面消息很不灵通。平时在学校可以没事去走走看看,有什么信息也不会漏过。住在外面,除了上课在一起,平时很难和同学相聚,况且很多消息学院通过班长来通知,在学校里要占很大的便宜。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10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