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专栏
|
|
家长 老师 孩子
|
|
教育研究
|
|
教育信息
|
|
考试专栏
|
|
学生心语
|
|
| 家长 老师 孩子>>家长和孩子>>妈妈千万别像“老师”
|
妈妈千万别像“老师”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3-4-10
女儿的功课都是妈妈负责,遇到不会的地方,妈妈会再教一遍。当教过一遍她还写错时,妈妈就说:“怎么还不会呢?不专心怎么听得懂。”女儿听了以后,对妈妈说:“你愈来愈像老师,讲话这么独断,总是说我们不专心才做错。”妈妈听了很不高兴:“我这么用心教你,你不会还不吭声,让我白忙一场,真不想教你了。”女儿也觉得委屈:“其实,你在教的时候,我就听不太懂,只是我不敢叫你再教一遍,怕你会生气。你教功课的时候特别凶,我也不喜欢你教。不教我最好!” 为什么孩子会觉得妈妈愈来愈像老师呢?因为教功课时,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听得懂,于是最常问:“懂了没有?”在一对一教学时,孩子不能等(或想)太久才回答,也不能不看着妈妈。如果遇到仍听不懂的情况时,他只好装会,随意点点头应付过去。 其实,一对一的教学给孩子很大压力,好像他必须听一次就学会。这时,父母需要用眼睛观察孩子听课的脸色、眼神。同时,问孩子问题时,除了看他的表情之外,还要听听他回答的话中是否有停顿、中断、犹豫或不确定的用字。 父母在家里给孩子讲解题时,不妨问孩子:“你认为这个数学应用题只给了一个条件吗?还有哪两个条件呢?给你两分钟想想看。”这样孩子会很容易地回答出:“不只给了一个条件。”然后,父母手上的笔还可以点在数学应用题上某几个字来提示孩子。这样孩子会觉得他不是完全不会,他已答对父母问的第一个问题;接下来,朝哪些方向思考也知道了。再者,父母给了2分钟来想,他不会觉得太紧迫。心不慌,头脑就容易清醒,他可以自己动脑想。如果他愿意开始动脑想,孩子学习从“被动听讲”改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是孩子今后独立学习的第一步 新闻录入员:吕飞鹏 (共计 739 篇)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1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上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下篇文章:家长不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
|
□- 本周热门文章 |
□- 相关文章 |
1.
做好孩子心中的偶像
[3]
2.
爱,不必藏在心里
[3]
3.
我和女儿在一起
[2]
4.
我今年12岁
[2]
5.
爸爸妈妈能放开你们的手吗?
[2]
6.
推荐:2002年各地中考部分典型试题...
[2]
7.
心罚会摧毁孩子的自尊
[1]
8.
记者“应聘”遭性骚扰 办公室内要解衣...
[1]
|
妈妈千万别像“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