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专栏   |   |   家长 老师 孩子   |   |   教育研究   |   |   教育信息   |   |   考试专栏   |   |   学生心语   |  
|  家长 老师 孩子>>家长和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3-4-7  


好人建议:

面对孩子不稳定的成绩,您做了什么呢?您帮孩子分析过吗?

初中二年级是求学生涯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学习上突然增加了几何、生物等许多课程,原有学科的内容难度也逐渐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难以适应新的学习任务,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未必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再加上十四五岁是青春发育的关键期,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上都将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变化和异性的存在,更加注重同伴关系的调整和维持。这一切都使父母感觉到孩子对学习的专注和用心程度有所下降。

因此在这一阶段孩子的学习成绩起伏不定是正常的。但并不可怕,只要父母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变化,和孩子一起度过难关,上了初三情况就会好一些了。

建议:

1.从这个孩子的成绩来看,曾考过全班第一名,说明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并不存在缺陷。

2.和孩子面对面好好谈一谈。一、两次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问题。认认真真复习,并不等于已经弄懂了所学的内容,所以成绩不好也是正常的;同时正好可以通过考试检验自己的薄弱之处。

成绩好也只能说明碰巧遇到了自己比较熟悉的考题,同样不能说明所有的东西都掌握了。

总之,初二是个发展的关键期,一切均在变化之中,还是应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3.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进取心。考好了,先要祝贺,还要多多鼓励。考不好,也不要和坏成绩较劲,查漏补缺即可。注意:这一点,多次强调,但很多家长还是无法做到。

“原来我的同桌学习和我差不多,我们俩互相比赛,成绩还不错,但自从换了座位,我的同桌是一个学习成绩排名全年级第一的好同学,原以为我也会跟着好一些,但事与愿违。我曾观察他的学习方法,但不知怎么回事,一但我采用就没有效果呢?”

好人建议:

一定没想到吧?跟好同学同桌未必“近朱者赤”。

这其实很符合心理学原理。学习需要中等强度的压力和动力;并不是压力越大,动力越强。过大的压力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反而动力减弱:无论怎么努力都赶不上,那就算了。

建议:

1.让孩子以自己作为学习的参照系,不必和同桌比较,别人成绩好是别人的事情。

2.学习方法和习惯是极具个性化的,虽然可以借鉴,但一经检验只要对自己无效,立刻就可以淘汰。

3.也可和老师交流一下,暂时先换一个同桌,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好人认为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一味地责怪孩子是没有用的,有时家长出面协调一下效果会好得多。一切为了孩子,老师和家长通力合作是题中应有之意。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5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 上篇文章学会与孩子进行纸笔交谈
  • 下篇文章我是一个读书不好的女生
  •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1. 做好孩子心中的偶像 [3]
    2. 爱,不必藏在心里 [3]
    3. 我和女儿在一起 [2]
    4. 我今年12岁 [2]
    5. 爸爸妈妈能放开你们的手吗? [2]
    6. 推荐:2002年各地中考部分典型试题... [2]
    7. 心罚会摧毁孩子的自尊 [1]
    8. 记者“应聘”遭性骚扰 办公室内要解衣... [1]
    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站 务 电 话:(0470)2228256
    站务信箱:webmaster_f5@sohu.com

    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 版权所有 网络事业部 开发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