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专栏   |   |   家长 老师 孩子   |   |   教育研究   |   |   教育信息   |   |   考试专栏   |   |   学生心语   |  
|  学习专栏>>佳作赏析>>儿童教育面临的抉择
儿童教育面临的抉择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3-4-4  


有这么一种儿童观,它看不起儿童,认为儿童与成人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知。于是相应的教育便是,把成人世界的东西搬到儿童脑瓜里去。也有一种儿童观,它认为儿童有他自己的世界,有他自己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于是相应的教育便是,先弄清儿童喜欢做什么,喜欢学什么,然后就让他们尽兴地做,尽兴地学。
  前一种教育是把成人世界的知识、技能教给儿童,必然使儿童过一种小大人的生活。我们已经知道,儿童有他自己的世界,有他自己的生活,他在他的世界里如鱼得水。但让他过成人的生活,便是赶鱼出水,赶鸭子上架。这是对儿童的无理催逼,尽管成人可能是出于爱意、善意,即便如此,也是好心办坏事,是揠苗助长。在历史上,夸美纽斯、卢梭等人发现了它的弊端。他们之所以有这种发现,是因为他们对儿童的发现,发现儿童有一种生动、独特、有成长价值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把儿童赶出这种生活是可惜的、浪费的和不人道的。
  在前一种情况下,儿童被迫记诵不感兴趣的东西,他是被动的沮丧的学习者。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儿童可以依其天性,作为一个“探索者”、“思想家”、“梦想家”来生活和学习,他是一个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者。后一种学习不但可以使儿童体验到幸福,而且更容易达成教育目的,更容易将儿童培养为未来社会健康的成人。
  前一种教育中,成人自居为真理的拥有者、价值的评判者,因而他也是管理上的独裁者。他可以操纵与左右儿童,可以对儿童颐指气使,甚至可以体罚儿童。而后一种教育中,成人是儿童的研究者、引导者、帮助者、大朋友。杜威、蒙台梭利在这方面的主张最为鲜明。
  在后一种教育中,成人并非无所作为、无所事事,他要胜任引导者或幕后的调控者的角色,他就必须大练内功,以便做到耳聪目明。他要成为一个儿童的研究者,了解儿童世界可能存在的内容和各种过程,了解儿童当下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的水平。
  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不了解儿童,只是将成人的东西硬塞给儿童。教师看似积极的、忙碌的,但实际上收效甚微,甚至是好心做坏事,破坏了儿童的发展潜能。而后一种教育里,成人可与儿童一起享受探究的欢乐、成长的欢乐,甚至可以从儿童那里找到成人世界所没有的宝藏。可以说,教育者只有解放了儿童,才有可能解放自己。
  我们的教育是继续徘徊在前一种情况里,还是朝向后一种情况变革,这是一个问题,不过这是一个容易抉择的问题。更复杂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将新的教育观念变成我们的血肉,变成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文化无意识,把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念变成我们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教育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旧儿童观和教育观彻底铲除。
  中国儿童教育变革的路还很长很长。(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20日第4版
本站发布时间:2003-2-21 12:31:26 本站编辑:jiaoyuxue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15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 上篇文章练习爱自己
  • 下篇文章陈至立出任国务委员 周济当选教育部部长
  •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儿童教育面临的抉择
    站 务 电 话:(0470)2228256
    站务信箱:webmaster_f5@sohu.com

    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 版权所有 网络事业部 开发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