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专栏   |   |   家长 老师 孩子   |   |   教育研究   |   |   教育信息   |   |   考试专栏   |   |   学生心语   |  
|  教育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心目中的2003年高考
心目中的2003年高考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3-3-19  


主持人:李振东

  编者按:如何选拔人才,这是一个社会性的话题,当然方式很多。而在许多的方式中,高考则是选拔人才的重要举措。可以说,每年的高考牵动着很多人的心,由于高考的意义之所在,人们对高考的看法也各有不同。2003年已到来,那么,人们对今年的高考又有什么想法或希望呢?


  本期茶肆设点:重庆市南开中学

  座上嘉宾:

  宋璞(南开中学校长)

  李邦国(学生家长)

  刘芳(学生家长)

  闻武权(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黄亿君(高三数学教研组长)

  肖力(教务处副主任、英语老师)

  张忠碧(高三化学备课组长)

  王庆启(高三文科综合备课组长、教授级研究员、地理老师)

  李军(高三生物教研组长)

  赵祥华(高三历史老师)

  舒建伟吴嘉竹吴姝曾(高三理科的学生)

  姜婉莹欧阳昊(高三文科的学生)

  高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主持人: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不管高考的内容本身还是高考制度都在改革的浪潮中经历了一次次洗练。到现在,高考已经走过了25个春秋,这25年中,高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宋璞:高考给我们所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不说别的,就拿我们的教育来说,高考虽然在教育的整体中只占一个部分,但它对教育的推动力是不可小视的,特别是中学教育。当然,从高考的作用上来说,它是人才选拔的一种方式,并且这种方式成了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第一标准。从其结果来看,从高校出来的人,今天大多在我国建设中的各个领域,为我国的建设事业起着“骨架”的作用。所以,是高考给我们带来了人才,带来了现代化建设,还有进步。

  肖力:给我感受特别深的是每年高考的时候,许多人都在经历考验,不管你家有没有人参加高考,你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给予了关注。我们的父母、老师,还有社会都在为高考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比如交通部门,在高考那几天,对高考的学生“绿灯”高悬,还有城市的噪音也没了,有的施工单位甚至停止施工……我想,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来关心高考,以实际行动来支持高考,这说明高考已经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了共鸣。

  李邦国:单从我的家庭角度来说,孩子高考时,带给我们全家的既有担心、焦急,同时还有兴奋和希望。现在看来,又成了幸福。因为孩子长大了,事业和家庭都好,所以我们感谢高考,感谢它给我们带来了幸福。

  刘芳:今年六月,孩子就要参加高考了,我虽然猜不出高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结局,我们作父母的和孩子一样,不光有对高考的担心,但更多的还是高考给我们的等待和希望,当然我也希望高考能给孩子一个人生新的起点和转折点。

  学生:更活、更实、更公平

  主持人:的确,高考给我们带来的太多,有变化,有成功的喜悦,有等待和希望,也有压力。不管是什么,我们的高考还得继续,况且今年的高考时间已经提前了,面对2003年即将到来的高考,你们对高考的希望是什么,或者说你们心中的高考又该是怎样的呢?

  舒建伟:2003年悄然而至。沿袭二十余年的七月高考将在今年首次于六月亮相,这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而我,作为高2003级毕业生,对这一举措更多的是感到担心,毕竟这使宝贵的复习时间减少了一个月。因此,我希望今年的高考难度能稳中有降。这应是广大考生共同的心声。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这毋庸置疑,但是否可以用广泛的知识面来体现区分度呢?毕竟有不少考生课余积累丰富的知识在考场中无用武之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应着力于基础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知识的检验,增加与考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环节,并缩短试卷长度,才真正让我们展示出真实水平。

  吴嘉竹:高考似一阵清风,会把我们的人生小舟吹向各自的方向。作为一个正在积极复习、备考的高三学生,我觉得2003年高考试题应更贴近生活和基础知识,考查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比如语文考试中一些平时很少或根本见不到的字、词有什么考的必要呢?同时,我觉得一些主观题应该允许多种答案的存在,只要能反映出达到要求的思维水平和语言驾驭能力就应该得分。对于理科,我觉得不应该在一个知识点上过多加深考查难度,而应该多考查使用较多的基本知识点来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试题既更公平,也更能考查知识掌握水平和思维能力。总之,我希望高考考得更活,更实,而不是更难。

  姜婉莹:对于文综考试,单科考查仍为主体。地理学科,对记忆性知识的要求降低,但要求对每个区域的宏观把握和基本知识及方法的迁移运用。政治学科,联系时事的题目最好为隐性介入,通过某一具体事例引出问题,要求联系相关知识储备思考,比较作答。历史学科,仍以小题考查为主,对知识“网络化”要求较高,隐性涉及时事热点。

  吴姝:我不是文科生,可我对文科有诸多看法。文科题型往往比较固定,所以答案绝非丰富多彩。当我苦苦背诵哪些属于表达方式,哪些属于表现手法时,我不禁问自己:答案真的只有这一个么?我无言。如果高考能对具有创新精神的考生多一点包容该多好。我相信素质教育的含金量会大大提高。理科考试不宜偏难偏怪,而应灵活、开放,多数中档题,少数较难题。若考题过难,则无异于撒大网捕小鱼;若考题过易,则将高考这张半透膜弄成全透性了。

  曾垚:也许高考正是一道门槛,敢于去跨越就会让我们的一个小小梦想实现或给三年高中划上一个漂亮的句号。一些人说,高考不是完美无缺的制度,也并非对每个人都绝对公平,我把它奉为至理。但我认为至少它却比其他一些可供选择的制度要好,并不断进步着。我想这也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高考,并对它充满信心的原因。我希望在我的高考中,公平也会光顾于我和所有考生,包括考试和录取。

  欧阳昊:从现在的考题来看,客观题的分量在逐渐减少,而主观题的分数相当可观,希望参加2003年高考阅卷的老师们也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因为你们的笔掌握的不是单纯的分数,还有考生的前途。

  老师:想说的话都在自己的学科

  主持人:每个学生对2003年的高考都有自己的一个希望,那么,作为高三的老师,你们对2003年的高考或者说具体到每个学科又有怎样的设想呢?

  闻武权:2002年的试题从考查的知识点到试卷的整体形式与前几年都有所改变,在向更能选拔人才的方向上变。比如2002年的语文试题,将文言翻译和诗歌鉴赏变为主观题,就更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基本功底,尤其是表述的准确性。希望这种变化能够继续,语文的考查内容应更美,更贴近生活。材料的选择,题目的设置,语言的表述,直至试卷的格式、排版、印刷都希望更美、更生活化、情景化、亲情化,引导学生去留意身边的美,体验生活的情,提炼生活的理(哲理、情理等)。其目的在于燃起学生对生活的爱,对事业的情。

  黄亿君:首先想到的是高考参考答案问题,虽说仅仅是参考答案,但它毕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但从近几年高考阅卷场的信息反馈来看,“参考答案”往往变成了“冷僻答案”。比如2002年高考的数学应用题,命题者想考查学生数列单调性及数列极限知识,但很多考生都没有按这种思路解答,因为通过解不等式可以更轻松地解决问题。另外,希望2003年高考能有更多的新题型,因为高考若都是考一些平常练习、复习、模拟中的题型,那么“题海战术”仍会大行其道,这不利于引导老师和学生将大量做卷子的时间用到“提高能力”上来。

  肖力:历年来英语高考命题都是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坚持以“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为原则。所以希望2003年英语高考依然体现“稳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高考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在单项填空和短文改错中。其次是读写技巧方面。阅读题型难度应体现在信息量、句子难度和生词量上。张忠碧:进一步扩大应用性试题的范围。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化学与社会”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关心的化学教学热点。应用性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示了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有利于中学化学的教学从封闭式的单纯灌输教材内容走向开放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树立自我探究,自我深化知识的意识。

  王庆启:2003年的地理部分的题目,选取的素材最好是课本以外的、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学的最新发展成果。形式或内容出人意料,是学生能见到却没有想到的。考查的能力层次更加丰富,尤其是应用学科基本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体现得更充分。当然,由于题目覆盖面较窄,可能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减少偶然性,可设立限选题,如设置两道题,任选其一作答,以利于考生发挥潜力,体现命题的公平和公正。

  李军:综合近几年广东、上海、山西、吉林等省市的各种形式的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取向,2003年高考生物试题也应在实验设计含量上增大,重视一些开放性题目,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这类题目开放性强,答案具有确定性,如在2002年全国理科综合中的一道实验设计题。

  赵祥华:2003年的历史试题应进一步关注现实,关注热点,进一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如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对西部大开发的关注,对农村和农业问题的关注,对祖国统一问题的关注,对邪教和恐怖主义问题的关注,对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的关注,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关注等等,这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他们宽广的视野、宽阔的胸襟,提高人文素养。

  主持人:通过大家的发言,使我们能够了解到每个人心中的2003年高考的样子,有改革的声音,有如何体现更公平、更公正的建议。当然,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对高考的希望所在。在这里,我们也唯愿我们的高考更加合理、科学,也更加公平、公正。也愿在2003年的高考中,所有的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8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 上篇文章心理专家建议:高考前让心情好好放个假
  • 下篇文章上海教育考试院近日公布高考复习和考试范围
  •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1. 高一语文测试卷 [98]
    2.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97]
    3. 高中语文第一册期中试题 [86]
    4. 专题讲座--名词(八)(初三英语) [82]
    5. 专题讲座--名词(一)(初三英语) [77]
    6. 高一基础训练题 [72]
    7. 专题讲座--名词(七)(初三英语) [65]
    心目中的2003年高考
    站 务 电 话:(0470)2228256
    站务信箱:webmaster_f5@sohu.com

    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 版权所有 网络事业部 开发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