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专栏   |   |   家长 老师 孩子   |   |   教育研究   |   |   教育信息   |   |   考试专栏   |   |   学生心语   |  
|  教育研究>>教学研究>>哈市高中第六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设计
哈市高中第六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设计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2-12-24  



教师:李姿春 学校:方正一中 职称:中教一级 教龄:14年

课题:光合作用 课型:复习 课

知识目标:了解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及其作用。理解光合作用实质和重要意义,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能力目标: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操作技能,并知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能动脑设计实验。

德育目标:从学习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中认识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及其跟大多数生物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从宏观方面观察事物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光合作用过程

教学难点: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讲述

教学用具:投影片、模型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师:(出示一盆花)春天刚种下,现在却长这么大了。植株由小长大,重量增加,原因是什么?

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光合作用(板书)。三、光合作用

2、复习相关知识。

师: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

生:叶绿体。

师:(出示叶绿体结构模型)请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生:内膜、外膜、基质、基粒,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师:基粒片层薄膜上分布着什么?

生: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师:叶绿体中色素有哪些?在光合作用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板书)

(1)叶绿体中的色素及作用。

师:(出示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请说出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提取液丙酮挥发性强,对人体有害,操作要迅速。过滤时,漏斗基部脱脂棉要少而松。

师: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什么?

生:使叶绿素不被破坏和研磨充分。

师: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那么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哪些?让我们用实验验证一下。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做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一位同学按书中要求做实验,另一位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操作(即在距剪去两角的干燥定性滤纸一端1厘米处折叠,用研棒上的滤液沿折叠线沾上滤液吹干即可),然后放入层析液中层析。

师:四种色素为什么能被分离?

生:随层析液扩散速度不同。

师:层析时要注意什么?

生: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培养皿盖上烧杯。

师:层析结束后要注意什么?

生:滤纸条干燥后避光保存。接触了苯等化学药品,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师:(取出层析滤纸条)两种做法效果都非常好,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哪些?

出示图表学生认真观察。

色 素
颜色
吸收光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生:由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师:现有三棱镜、光源、光分析管、叶绿素提取液,你如何设计一个试验,证明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学生讨论、回答:把叶绿素提取液倒入光分析管中,将光分析管置于光源与三棱镜之间,从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变暗的区域是叶绿素吸收的光区。

师: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红光波长最长,能量最小,穿透力弱,紫光波长最短,能量大,穿透力强。正因为如此,光能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层分布。

师:请一位同学说出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板书)。

6CO2+12H2O* C6H12O6+6H2O+6O2*↑

师:反应式前后为什么不能抵消6分子的水?

生: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的水是不同的。

师:对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板书)。

(2)光合作用过程

师:光反应的部位、条件是什么?

生:部位是基粒片层结构薄膜,条件是光、叶绿体中色素、酶。

师:光反应中物质变化是怎样的?

生:水的光解:H2O→[H]+O2

师:能量变化是怎样的?

生:光能转变为ATP中活泼化学能ADP+Pi+能量→ATP。

(板书)光反应图解

师:光反应的产物是O2、[H]、ATP,O2被释放,[H]和ATP用于暗反应。

师:暗反应的部位条件是什么?是不是必须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生:叶绿体基质中,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师:暗反应的物质变化有哪些?

生:CO2的固定与还原CO2+C5→2C3→C6H12O6 ATP→ADP+Pi+能量

师:板书暗反应图解,用线条画出与光反应的联系。

师:能量的变化是什么?

生: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贮存在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

投影片打出图表

比较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反应部位




所需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师: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生:讨论,填表。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反应部位区别所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联系

投影片出示习题:

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

C、升高CO2浓度 D、降低CO2浓度

师:降低CO2浓度同时停止光照,五碳化合物会上升吗?

生:讨论回答

师:通过复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我们看出光合作用两个主要的变化是什么?

生: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师:这是光合作用的实质(板书)

(3)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无机物→有机物

能量:光能→化学能→

师:如果没有光合作用,世界将会怎样?有没有其它作用可以代替光合作用?(板书)

(4)光合作用的意义

师: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生:(阅读讨论)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有机物,为异养生物和人类制造食物和生活资料。是动力资源,如:石油、天燃气、煤、柴。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师: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是生态系统唯一能源,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繁盛发展的根本源泉,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师:如果植被被破坏,光合作用下降,全球CO2浓度上升,引起“温室效应”,有何严重后果?

生:讨论。全球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

师:如何补救?

生:保护环境,绿化环境……

师:这些问题在复习第七章还要讲到,这将是高考热点问题,希望同学们关注。

3、教师总结

通过上面光合作用的复习,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绿色植物这一生理过程的实质是完成物质与能量的转变,这种转变有着重大的生态学意义。如果有一天,我们通过现代化的生物工程技术手段,人工模拟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过程,那么粮食的工厂化生产将变为现实,人类社会将步入更加美好的明天!

4、板书设计:三、光合作用

1、叶绿体中的色素及作用

2、光合作用过程

3、光合作用的实质

4、意义:制氧、制造有机物、是动力资源。

习题:

一、选择

1、叶绿体中色素的作用是:

A、吸收光能,分解水和形成ATP B、固定二氧化碳

C、形成葡萄糖 D、还原二氧化碳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其中的碳和氧分别来自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不能确定

3、为提高温室植物光合作用的量,选用的透明玻璃的颜色最好是

A、蓝紫色 B、绿色 C、无色 D、红色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每产生1个葡萄糖分子,必须分解

A、12个水分子 B、6个水分子 C、4个水分子 D、1个水分子

5、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的光照和充足的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①光反应仍进行,形成[H]和ATP

②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

③暗反应仍进行,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继续形成三碳化合物

④暗反应停止,由于没有[H]和ATP,供应,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葡萄糖,积累了许多的三碳化合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简答题

1、著名科学家希尔设计了一个实验,用同位素跟踪法研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他的实验示意图如下,图中容器内为小球藻悬液,并置于阳光下问

⑴甲图中的A代表 ,它来源于 。

⑵乙图中的B代表 ,它源于 。


⑶本实验能证实: 。

⑷若甲图中供应给2摩尔CO2能产生摩尔氧气

2、科学工作者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叶绿体,放入含有ADP、磷酸盐以及含[H]载体等物质的溶液中,并在其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据实验结果,绘成下图表,请根据曲线各段特点回答:


(1)ab段由于缺乏二氧化碳,使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不能进行,无有机物生成。

(2)bc段在提供了二氧化碳之后,由ab段已积累了大量的 物质,所以有机物能快速合成。

(3)cd段在无光照条件下,由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无法进行,又由于ab段所积累的物质被 的原因,使有机物合成速率逐渐下降至零。

哈市高中第六批(申报)中青年骨干教师说课材料

光 合 作 用

方正县第一中学 李姿春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教材必修本第二章、第二节,光合作用不仅是绿色植物代谢的重点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建立在细胞结构(叶绿体结构)知识基础之上,同时也将为进一步复习呼吸作用,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过程,建立起知识的网络奠定基础,而且与第七章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另外,本节课涉及到生化知识和物理知识以及实验操作。

2、确定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注意观念的更新与思想的开阔,变以往被动的灌输式复习为主动研讨式学习,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适应3+X高考制度的改革,依据大纲、考纲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及其作用,理解光合作用实质和重要意义,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能力目标: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操作技能,并知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能动脑设计实验。

德育目标:从学习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中认识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及其跟大多数生物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从宏观方面观察事物的思维方法。

3、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

因为这是理解光合作用反应式和总结出光合作用实质的知识基础。

难点: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

因为这里涉及的生化知识与学生的实际化学水平有一定差距,只能用图解表示。

二、说教学程序

1、总体思路

为复习好本节课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要教学环节及各环节所需时间分配大致如下:

导入1′ 复习课程28′ 小结1′ 巩固练习15′

叶绿体中的色素及作用

光合作用量过程

过 程

光合作用实质

实 质

光合作用

意 义

2、具体操作

⑴ 导入课题:通过展示一盆花的生长,引起思考:有机物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导出光合作用课题。

⑵ 复习课程:由学生回忆叶绿体的结构及功能,引出本节复习的第一个内容:叶绿体中的色素及作用。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由此引入实验操作,用纸层析法验证叶绿体中的色素。两名同学,一名同学按书中要求做,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另一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更节省时间的改进方法(即沿折叠线沾取滤液),这种方法画出的滤液细线细而均匀,保证了层析效果,此种做法,能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在层析过程中,复习提问层析时应注意的事项,层析结束后,比较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填写表格,并让学生动脑设计叶绿体色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实验,学生讨论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该实验不仅能加深理解巩固知识,而且增强了知识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实验能力和技能。教师点评小结时,引入物理知识,联系第七章内容,红光波长最长,能量最小,穿透力弱,紫光波长最短,能量最大,穿透力强,因此,光能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的分层分布。

提问光合作用反应式,设问:反应式前后为什么不能抵消6分子的水,引出本节复习的重点内容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在叶绿体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分布有色素和酶,是光反应的场所,色素吸收光能之后,推动哪些过程呢?学生自然地去思考光反应的物质变化,物质变化中又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接着让学生思考光反应阶段能量变化,明确了光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之后,进一步思考光反应产物的去向。教师点评:光反应的产物是O2、[H]、ATP,O2释放,[H]和ATP用于暗反应。复习时教师采用边提问、边讲、边画图解的方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复习暗反应时,通过提问,弄清暗反应的场所、条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物质变化是:CO2的固定与还原,CO2和一个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的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参与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合成葡萄糖,ATP中活跃的光能转变成贮存于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用文字、线条画出暗反应的过程以及与光反应的联系,这样可以使知识系统化,展现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观察比较,然后出示图表,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能力,突破难点。

对知识进行反馈练习。用投影片出示习题: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即可发现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学生讨论回答后,进一步问降低CO2浓度同时停止光照,五碳化合物会上升吗?这一习题的安排旨在反馈信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光合作用过程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引出光合作用实质,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设问:如果没有光合作用,世界将会怎样?有没有其它作用可以代替光合作用?引出光合作用意义。学生阅读,充分讨论,总结出意义。教师进一步提出:如果植被破坏,光合作用下降,全球CO2浓度上升,引起“温室效应”,有何严重后果?这个问题与第七章的内容相联系,同时将是高考热点问题,提醒学生关注,另外,通过讨论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从宏观方面观察事物的思维方法。

⑶ 总结。通过总结憧憬美好的明天,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⑷ 练习。练习是进一步巩固知识的手段,是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我在设计习题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依据大纲教材要求,围绕教学重点,选编了五道选择题、二道简答题,分析精讲简答题第二题。

⑸ 板书:力求条理清楚,体现教学重点内容,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



原作者: 李姿春
来 源: 不详
共有14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 上篇文章浅议核酸中碱基含量的计算
  • 下篇文章高三地理后期复习对地图的运用
  •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1. 高一语文测试卷 [98]
    2.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97]
    3. 高中语文第一册期中试题 [86]
    4. 专题讲座--名词(八)(初三英语) [82]
    5. 专题讲座--名词(一)(初三英语) [77]
    6. 高一基础训练题 [72]
    7. 专题讲座--名词(七)(初三英语) [65]
    哈市高中第六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设计
    站 务 电 话:(0470)2228256
    站务信箱:webmaster_f5@sohu.com

    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 版权所有 网络事业部 开发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