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育,是青少年接受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科学素质,起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当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明确素质教育的含义、转变教育观念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我赞成目前较统一的说法: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牭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以育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由偏重智育转向德、智、体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由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向让全体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主动发展;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由以“分数”、升学率评价定论学校、学生的质量水平,转向全面地、发展地评价学校、学生的质量水平。
二、改编教材适应新的形势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中学物理教材,其知识结构的整体框架较偏重于物理科学的知识结构,其特点是逻辑体系比较严密。但这种教材往往把物理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思维逻辑结构方面,我国的中学物理教材,通常对知识点的逻辑联系采用显处理,而对物理知识的内在关系和物理方法,特别对物理方法,采用隐处理,即不在课文中写明,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领悟。在物理实验结构方面,我国中学物理教材的缺点一是实验总量偏少(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二是验证性实验多而探索性实验少。另外,我国中学物理教材还存在内容比较陈旧、趣味性差的缺点。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较少,物理知识同现实生活及社会关联较少。
由上可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编写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教材。新教材应突出科学方法,增加实验特别是探索性实验,融入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内容。在对以上问题有较好解决方案的教材出台前,我们物理教师怎么办呢?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想方设法实施素质教育。如,显化隐性知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器材做实验;采用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等等。
三、改革考试模式
目前,学校的各种考试方式单一,主要为笔试,考试内容是与升学有关的课本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往往以一份试卷定优劣,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及个性的发展。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对现行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包括考试方式、方法和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方式和方法多样化。如,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既有常规考试形式,又有抢答考试、辩论考试、撰写科技文章竞赛等形式。考试内容全面化。
考试内容不仅有对知识的掌握,也应包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牗包括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和制作能力牘;既要有学校教育的考查,也要有社会实践的考查。另外,应取消考试后排名次的做法,这样做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改革教学方法
1.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目前,多数学校的教学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灌输”式,往往是老师一人“独唱”而学生是“老实”的听众。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2.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学生讲演法等。每种方法都有特点,但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不同的作用。只有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优化组合,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教法,更不能机械地照搬某种“最佳”教法。
原作者:
○银川二中 胡明
来 源:
不详
共有11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