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专栏   |   |   家长 老师 孩子   |   |   教育研究   |   |   教育信息   |   |   考试专栏   |   |   学生心语   |  
|  教育信息>>考试信息>>50元钱闯荡上海滩 浙江大学生在沪“生存锻炼”
50元钱闯荡上海滩 浙江大学生在沪“生存锻炼”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3-8-4  


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30名一二年级学生,每人只带50元到上海,既要生活12天,又要找到工作,难处真不少。昨天是他们“生存锻炼”的第4天,这些同学不仅全都找到了工作,其中11个人还找到了双份工作,涉及的行业有家教、舞蹈教员、美容顾问等,收入高一点的同学每天能赚40多元。

  由于没有任何社会关系,这些同学找工作可谓经历了不少周折。唐世强同学在“生存锻炼”的第一天凌晨4点多就起来,同几个同学在静安寺商业区挨家挨户讯问,直到下午4点才在一家日本面馆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他又把这份工作让给了同行的女生。

  陈文静最初在一家饭店打工,可两天后老板以没有健康证为由辞退了她,虽有同学帮她找了份超市的工作,可她还是去应聘美容顾问且成功地留了下来。她说,超市的工作太没有挑战性了,她想尝试不同的工作。林婴婴忙了一下午,才在饭店里找到一个跑堂的工作,第二天开始,他还每天在去饭店上班的路上卖报纸,一路卖过去,到饭店的时候刚能够卖完。

  与第一天找到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餐饮业不同,从第3天开始,他们找到的工作开始分化,不但有家教,还有舞蹈教员、翻译等。为了锻炼自己,许多同学都有两份或三份工作,夏丹丹在学校是舞蹈队长,她利用自己的特长,每天清晨教华师大退休教师跳舞,教完才去“小绍兴”打工。

  领队章剑锋老师介绍说,“生存锻炼”在新世纪人才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分院已举办了4年。这次活动要求同学们只带50元在上海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12天,不能依靠任何亲朋好友帮助,否则将被“遣送”回家。这次来参加“生存训练”的30位同学都经过了笔试、面试、身体素质测试和外语测试等多项考核,是最终从报名的900多人中挑选出来的。

  尽管“生存锻炼”与大学生正式求职的性质不一样,但这群大学生在短短三四天内,成功地在完全陌生的上海找到了工作并有了立足之地,显然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心态好。大学生往往被看成眼高手低的典型,而这些来上海进行“生存锻炼”的学生则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得很好,对于工作不挑不捡,争取“先就业、再择业”。

  ■能吃苦,有耐性。不少同学为了找工作,在上海近40℃的高温下整整跑了几条街,期间还遭受一些白眼和不理解,晚上回住宿地的时候,往往仍为了省钱而走1个多小时的路。

  ■善于发现工作机会。一些旁人没有注意的地方却被他们找到了工作机会。学校舞蹈队长夏丹丹发现华师大的退休老师清晨既有时间又喜欢跳舞,于是就找到了教跳舞这份工。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4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 上篇文章准星姐高温出炉 高考状元、黑美人败北赛场
  • 下篇文章博士生沉溺于网络 玩成“游戏脑”忘写论文
  •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1. 高一语文测试卷 [98]
    2.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97]
    3. 高中语文第一册期中试题 [86]
    4. 专题讲座--名词(八)(初三英语) [78]
    5. 专题讲座--名词(一)(初三英语) [75]
    6. 高一基础训练题 [72]
    7. 专题讲座--名词(七)(初三英语) [61]
    50元钱闯荡上海滩 浙江大学生在沪“生存锻炼”
    站 务 电 话:(0470)2228256
    站务信箱:webmaster_f5@sohu.com

    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 版权所有 网络事业部 开发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