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大学毕业生普遍不太好找工作,但我基本上没费什么劲儿。”今年刚刚毕业的清华大学汽车学院学生小杨得意地告诉记者,他早在一个月前就已和某知名汽车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根本没体会到所谓“找工作的烦恼”。 据统计,2002年北京私人购买汽车突破20万辆,由于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从负责技术维修的高级蓝领,到精通汽车行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各类汽车专业人才都已成为汽车企业眼中的“香饽饽”。据中华英才网统计,今年3月汽车制造及配件行业职位发布数达993个,比2月上涨了98%,远远高出2002年全年中的汽车人才需求的最高点。
据北京现代人力资源科科长赵耀平介绍,去年该公司从社会上招聘了700余名人员,今年还计划再招900人,汽车研发、制造等技术人才、汽车制造的技术工人、汽车经营管理人才都是该公司迫切需要的人才。
虽然汽车企业急需科班汽车人才,但目前部分高校汽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却让不少企业都不太满意。某汽车企业人事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不少高校的汽车专业使用的仍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材,学的还是中型货车的发动机结构,汽车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也很少。在他们曾面试过的部分科班学生中,个别学生甚至连一辆车的生产流程都说不清楚。而在国外,汽车专业培训大都由各大汽车公司和高校联合进行,属于定向培训,学生大概有一半的时间在生产线上,对专业非常熟悉。
为加快汽车人才的培养速度,市教委规定有汽车专业的学校,可允许部分其他专业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末转入汽车专业,学籍作相应变更;各高校部分专业的专业方向调整为汽车(含设计、制造、维修、管理等)方向。同时,学校在教学时也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要求增加或调整部分课程,增加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到校为学生授课,保证培养适合汽车企业需求的学生。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2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