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学习专栏   |   |   家长 老师 孩子   |   |   教育研究   |   |   教育信息   |   |   考试专栏   |   |   学生心语   |  
|  家长 老师 孩子>>家长和孩子>>做父母不必做到“忘我”
做父母不必做到“忘我”
文: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提供 2003-6-6  


前不久,单位组织联欢会,我打电话通知一个家有高中生的妈妈,本以为这样欢乐畅快的聚会定会引起天性喜欢热闹的她极大的兴趣,不想电话的那头却犹疑了许久,最后说:“还是不去了吧,孩子快期末考试了,学习很紧张,晚上回来需要有人为他做饭、准备夜宵,或许他在学习中还会遇到问题……”

而在聚会中,我又碰到了另一位妈妈,她16岁的女儿正念高二,用老师的话说,这可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但这位妈妈在联欢会上谈笑风生,载歌载舞,玩得尽情尽兴。我不禁心生疑虑,问她:“难道你就不担心自己的宝贝女儿放学回家后没有饭吃,没人照顾,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个商量吗?”这位妈妈答道:“嗨,她都16岁了,啥不能干了!我们家的衣服向来是自己洗自己的,我和他爸爸要是哪天回家晚了,准能吃上女儿做的现成饭菜。要是哪天早上我们有重要的事情必须早起的话,还指望着女儿给我们叫早呢!”妈妈的答话中不乏称赞欣慰之意。

面对这样两位风格迥异的妈妈,您更赞许的是哪一位呢?第一位妈妈尽职尽责,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乃至一切,在孩子的眼里,她的形象可能是令人感动的、需要报答的;也可能是就应该为子女服务的、可以忽略不计的;甚至可能是紧张兮兮的、侵犯自己私人空间的和令人厌烦的。我敢说,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更喜欢第二位妈妈,她抛弃了传统上的父母与子女一体化的观念,将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给他空间,让子女学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应该学做的事,并且,在拥有孩子的同时,更拥有自我,妈妈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感染孩子,让孩子从妈妈身上学会在生活中快乐向前。

“一切让给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在传统观念中,这无疑是出色的好父母;但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这却是父母所能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为人父母,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要对自己负责;为人父母,我们也有责任让孩子懂得,父母、孩子、和他人之间是独立的,人与人之间在追求事业时、在享受人生时、在给予和接受爱的时候都是独立的――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自身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来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爱。

做父母的其实不必做到“忘我”。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8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 上篇文章孩子被同学嫉妒怎么办?
  • 下篇文章做父母的,可别太过热情
  • □- 本周热门文章 □- 相关文章
    做父母不必做到“忘我”
    做父母不必做到“忘我”
    站 务 电 话:(0470)2228256
    站务信箱:webmaster_f5@sohu.com

    铁通呼伦贝尔信息港 版权所有 网络事业部 开发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