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肥市公安机关破获了几十起青少年利用网络实施暴力抢劫等恶性案件,犯罪嫌疑人大多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最大的不过20岁,受害人也是年龄相当的年轻人。与以往的犯罪案件相比,这类案件表现为犯罪嫌疑人团伙化、低龄化、作案手段凶残等特征。这种现象引起了公安机关、教育界人士和社会学家的普遍担忧。 一言不和,16岁少年网吧举刀杀人
今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某在合肥市新站开发区“相约”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与胡某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
这是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一起特例。青少年利用网络勾搭成伙,集体作案,实施抢劫和强奸的案例在本市时有发生。今年1月10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责任区刑警二队接到一男青年许某的报案,称其在网吧上网时,结识了一个网名叫“诱惑”的17岁女网友,并相约到安徽省广电学校附近一网吧见面。当两人见面后,“诱惑”谎称自己回家取衣服,将许某骗至常青镇十五里河附近一桥边,由埋伏在此的一男青年实施抢劫,抢走其一部手机和400余元现金。
此后数日,刑警二队又连续接到多起类似报案。所不同的是,实施抢劫的男青年变成了4个人。3月13日上午,办案民警经过周密部署,将这一团伙一网打尽。经查,这4男1女去年8月开始纠集在一起,年龄大多十七八岁,最大的21岁。他们先由胡某以“诱惑”“蓝色妖姬”等颇具挑逗性的网名和男网友聊天,再将受害人骗至省城偏僻处实施抢劫、敲诈。据统计,到案发时,这一团伙共涉嫌实施抢、盗、诈等案件20余起,涉案案值6万余元。
这一团伙作案成员固定,分工明确,作案手段残忍。他们把抢得的手机到市场上变卖,抢得的钱物由专人保管,以供他们吃喝及上网等,一旦用完就继续寻找目标实施抢劫。
市蜀山分局刑警大队最近也破获一系列青少年网吧暴力案。3月13日,在市西园新村附近一网吧,一名大学生上网时被5名16岁到19岁的歹徒劫持,不仅遭到一顿毒打,还被勒索财物。更令人震惊的是,这5人在3月10日、11日晚还连续将两名大学生从网吧劫持出去,轮番用刀在其身上乱砍,将受害人衣服剥光,然后推向冰冷的河水。
原作者:
不详
来 源:
不详
共有2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