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得比鸡早,干得比驴累,挨骂比贼多,挣得比民工少……”
有人用这样黑色幽默的语言形容IT系统管理员工作的辛苦和内心的酸楚。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投身这一职业呢?
个中滋味到底如何?
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就像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
做系统管理员的三个理由
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选择做系统管理员也各有各的理由。一个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喜欢。
在某国有进出口公司做桌面系统管理员近二十年的老王,是喜欢派的代表。摆弄电脑是他从年轻时就开始的爱好,找出毛病所在并让电脑重新正常运行,对有些人来说难于登天,对老王来说却是件易如反掌的事,这让他很有成就感,所以自动化专业毕业的他转行做系统管理员,一干就是二十年,且无怨无悔。
如今,面对计算机这个“喜新厌旧”的行当,40多岁的老王还经常要抽出时间来学习各种新的层出不穷的软、硬件等知识,免得“书到用时方恨少”。但老王没有把这当成个苦差事,唯一的理由就是因为喜欢。和同龄人相比,做系统管理员让老王觉得没被信息时代所淘汰,这让他颇感自豪。
当然,养家糊口也是一个顶顶重要的理由。老王说,工作,就是谋生的手段,想通了这一点,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所以,每次不管是领导找他,还是新来的年轻员工,老王的态度都一样让人感到舒服。所以,全公司上下600余号人,见了面都会亲热地跟老王打招呼,一声“王工”让老王心里总是热乎乎的,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快乐在心里荡漾开来。
积累工作经验是许多年轻人选择做系统管理员的初衷。刚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一年的小程,目前在一家大型电信运营商的信息中心做系统管理员,负责主机和应用系统的维护。大学时代的小程一直梦想从事的是富有创造性的研发工作。但软件编程等开发工作的艰苦让想过正常人生活的小程望而生畏。此外,他心里一直还有个梦想,就是不依靠父母,去国外读书。这需要相当的经济基础,所以小程选中了目前这家收入不错的单位,准备攒足自己的学费,当然更重要的是想借助这份工作积累起相当的工作经验。
让小程觉得幸运的是,现在直接管他的头儿很器重他,从一到工作岗位开始便放手让他去干。目前,他所在的信息中心正在按照ITIL架构设置IT服务流程管理,这让如饥似渴寻找学习机会的小程非常兴奋——又有一番挑战等着他了。
成就系统管理员的四种品质
杨培才老师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高级网管,他亲手设计了去年建成的新东方办公大楼整体网络结构,目前他日常的工作是维护服务器系统的运行,以及跟踪新的IT技术。
杨老师认为,做系统管理员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善于学习。他说:“一个人不管起点有多低,只要他善于学习,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系统管理员,相反,一个不愿意学习新东西的人,即使起点再高,也很容易被淘汰,因为IT技术实在是更新得太快了。”
以杨老师自己为例,他在大学里的专业是机械,毕业后硬是靠自己业余自学拿下了当时还很珍贵的MCSE、CCNP的资格证书,之后,杨老师先是去一家系统集成公司工作,然后在一家小公司开始做系统管理员,三年前来到新东方任职,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
即使是现在,和一般系统管理员不同的是,除了日常的维护、数据备份等工作,杨老师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跟踪新技术上。业内主流厂商的技术研讨会,只要抽得出时间,他都会去听。他认同这样一个理念,就是系统管理员的工作时间应该“四六开”——60%用于日常工作,40%用于学习新技术。当然这只是理想的境界,就他自己而言,通常9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是应付日常的系统维护,要想额外学习新知识只能利用下班以后的空闲。所以,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
杨老师认为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第二个重要品质是细心和不怕吃苦。他说,只有细心,管理员才能排查出网络、服务器等系统里的错误。如果总是排查不出错误来,靠一遍遍重装系统做维护,效率就大大降低了。而不怕吃苦也是系统管理员的一个必备素质。杨老师说,新东方原来在高德大厦办公的时候,由于网络不稳定,经常半夜二三点钟他还在机房里排除故障,因为包括俞敏洪在内的新东方的高管们大部分都会工作到凌晨,所以那个时候出现故障是最要命的。在进出口公司工作的老王也告诉记者,由于全公司只有他一个人专门负责桌面系统的支持,为了不耽误大伙儿的事,他已经10年没有休过假了。这在一般人是很难想象的,老王则早已习以为常。
善于与人沟通是为大家所公认的第三种素质。在一个单位里,桌面系统维护人员受到的埋怨是最多的。不信,你随便上网查查,或者询问一下周围的同事,保准会看到听到一大堆怨言,有的甚至很难入耳。企业缺少人力和服务规范导致IT维护不及时、不专业确实是引起大家怨言的一个根本理由,但一个善于沟通的系统管理员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这种矛盾,反之则很容易激化矛盾。
最后一个重要的品质是淡薄名利。谁不曾有过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的想法?哪一个人生下来就愿意默默无闻?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性质则决定了这一切与他们无缘。
在这种情况下,淡薄名利便成为化解心理压力的一剂良药。以老王为例,20年来他换了不只一个单位,但职位始终没有变过——IT系统支持工程师。要是换了别人,即使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不痛快:眼看着和自己同年龄的人纷纷升职或取得这样那样的成就,那滋味如何能好过?但老王对这一切却不以为然,对他来说,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有一份薪水不错、挑战适中的工作让家人过上中等偏上的生活,这些就已经让他知足了。至于名和利,他不愿意拿这些身外之物来束缚自己。
系统管理员的五大烦恼
系统管理员的工作性质注定了他们不得不面对很多意想不到的烦恼。
重复性工作多
主机、服务器、网络、应用系统的维护,需要日复一日的例行检查、日志管理、备份等等,一切是那么琐碎又不可避免。桌面系统支持,重复性更是不言而喻。老王所在的公司有600多人,专职的桌面支持就他一人,每次更新机器都是他最忙的时候。一次更新至少是几十台,他要一台台装Windows,以及办公系统、杀毒软件等等,耗时费力,再有耐心的人也会有筋疲力尽的感觉。
人为原因造成的重复劳动就更让人气愤。老王说,现在有的年轻员工经常上网玩游戏,并且不注意安全防护,搞得计算机一次次中毒瘫痪,害得他一次次格式化硬盘、重装系统,耽误许多工夫。“你说他一次,他跟你嬉皮笑脸表示接受,下次还照犯不误。”对此,老王感觉自己和现在的年轻人有了“代沟”,“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最怕的是给人添麻烦。”老王无奈地苦笑。
用户抱怨多
用户与IT支持的矛盾可以说从有系统管理员的那一天就开始了。众口难调,一个人或几个人服务成百上千号人,千头万绪,即使做得再好也难免有疏漏的地方,何况人无完人,总会有想不周全的时候。但用户却不会体谅这么多,既然所有行业的服务质量都在提高,对IT支持的苛求也在所难免。
如果是自己的错误受到责难也就罢了,但有时明明是用户的问题,也会埋怨管理员。比如,最让老王不能接受的是,有的员工想换新电脑,就想出点子来做老王的工作,想让他跟领导说自己的电脑修不好了,老王表示,“那样做事违反了自己的原则”,自然也惹得当事人不高兴。
突发事件多
事实上,突发性事件成为系统管理员主要的压力来源,以至于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可预知性”成了描述系统管理员工作的一个核心词汇。对于小程来说,由于向电信核心业务系统标准靠拢,公司对办公与管理系统运行的要求是“零宕机”,也就是原则上不准有任何的疏漏,所以一出现问题,从上到下都很紧张。在和记者谈话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小程接到了数个需要他立即回复的请求,采访几次被打断。接完最后一个电话之后,小程终于抱歉地跟记者告别了。由此可以想见,平时他的工作状态是何等紧张。
职业上升空间小
在大多数单位里,IT部门都属于服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地位无法相提并论,而IT维护相比开发部门在很多人眼里地位就更低一些,就像小程发现的那样:“系统管理员工作做好了没人表扬你,而一旦出了问题便会怪你没有尽到责任。”不受重视、职业上升空间小是大多数系统管理员共同的感触。
职责之外的杂事儿多
当年在小公司做的时候,杨老师没少干搬箱子、挂画之类的杂事儿,并且他发现,自己干得越多,下次找他的人也越多,脾气好的他只好在帮忙之后委婉地表示下次应该找谁,避免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
一辈子做系统管理员是件失败的事?
也许是由于经历曲折而丰富,对于系统管理员这一职业,杨老师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现实的规划。
杨老师认为,系统管理员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IT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注定了他“喜少不喜老”的特性,所以,如果一辈子都在做系统管理员,尤其是在小公司做,那肯定是件失败的事。因此,做系统管理员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要有意识在平时的工作中培养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并且在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性格的成熟度。这样,一旦机会来临,就可以成功转型到管理岗位或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技术专家。
以自己为例,杨老师要求自己在一个阶段内跟踪某一个领域的技术,比如网络加速、网络缓存、存储、安全等等。他坦言,做系统管理员让他有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来接触很多新技术。同时,在新东方也使自己有机会接触到了一群见识卓越、心胸宽广、待人宽厚的高水平的管理者,这一点让杨老师觉得受益良多。
当记者问及将来准备朝哪一个方向发展时,杨老师坦率地回答:“两方面都在做准备”。显然,深思熟虑的他对未来很有把握。
采访后记 态度决定一切
在本篇报道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一直真切地感受着系统管理员工作的苦辣酸甜,感受着本文中几位主人公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们或隐或现的梦想。在这个表面上单调多于创新、抱怨多于理解的职业背后,是什么在支撑他们选择坚守并不停地前行?当记者试图探询问题的答案时,其中一位系统管理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18岁的小伙子愁眉苦脸地对朋友说,我要去看心理医生了,因为我过得很不快乐。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快乐,他说,我老因为尿床而被同学笑话,简直活不下去了。过了两天,朋友发现他变得喜笑颜开了,便问他是否看了心理医生,小伙子回答:看了。朋友问他是否不再尿床了,小伙子说:“不,我只是觉得尿床这件事变得不重要了!”
他想告诉记者的是:在评价一种职业时,态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